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加上春節假期,人員流動大幅上升,聚餐、聚會等活動增多,感染流感的風險也在增加。
流感肆虐,如何判斷是不是流感?得了流感怎麼辦?
呼吸道疾病流行
警惕流感
流感並非普通感冒,它的學名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病毒家族主要有甲、乙、丙三型,它們通過表面蛋白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的組合不斷變異,H1N1、H3N2等亞型就是這樣產生的。這種變異機制使得人類免疫系統難以建立持久防禦,也解釋了為什麼每年都需要接種新疫苗。
典型流感癥狀呈現「急進式」特徵,與普通感冒形成鮮明對比。
典型流感癥狀發病後2-4小時內體溫可飆升至39℃以上,伴隨劇烈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特別是腰背和下肢)、顯著乏力。這與普通感冒的漸進性發病(1-3天發展)、局部癥狀為主形成鮮明對比。
得了流感
為何會導致肺炎?
臨床上把小於5歲、大於等於65歲(也有指南界限在大於50歲)、孕婦、產後2周內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列為併發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患上流感後出現併發症風險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視風險。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典型表現是咳嗽伴呼吸困難、呼吸急速(>24次/分)、缺氧和發熱(>3天)。
肺炎類型包括:
1.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發作3~5日後仍持續存在高熱,以及有上述肺炎表現。通常很嚴重,進展可能很快,不積極干預會有生命危險,特別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2.繼發細菌性肺炎:
流感癥狀有所好轉(包括熱退)後,再次出現發熱和咳膿痰。通常出現在流感數天後(7~14天),最常見,在重症流感中約佔1/3,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3.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
參考上兩者,可表現為癥狀逐步加重,也可表現為短暫好轉後加重。
流感發病
抓住「黃金48小時」
流感發病的48小時被稱為自救的「黃金48小時」,高危人群如果沒有在48小時內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疾病可能發展成肺炎,甚至重症肺炎等。治療流感的藥物可選擇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
奧司他韋服用方法:每日兩次,用藥療程5天;
瑪巴洛沙韋服用方法:服用一次。

當出現流感相關癥狀時,在「黃金48小時」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夠做到自救。
此外,還有兩種非甾體的退熱葯,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家中配備一款即可。如果發燒比較明顯或引起身體不適,可以使用退熱葯。
做好預防
遠離流感
做好個人防護,保護環境衛生,日常注意保持手衛生和咳嗽禮儀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流感流行季,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居所定期清潔通風,對門把手、扶手等重點部位定期清潔與消毒。去公共場所或前往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外出時養成戴口罩的習慣。
注意日常營養,堅持健康生活。飲食規律,營養均衡。充足睡眠,勞逸結合。堅持鍛煉,增強體質。心態平和,樂觀積極。
儘快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節之前對人群進行流感疫苗預防接種,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