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丁萌 陳斯卉
58歲的孫先生(化姓)酒後胸悶胸痛,扛了一晚後沒緩解,自行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就醫,剛準備到挂號處挂號,就突發心臟驟停。該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緊急開展心肺復甦,心內科副主任趙世明率團隊第一時間為他手術開通閉塞血管,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2月6日,孫先生順利康復出院。
武漢市漢口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趙世明和團隊為孫先生(化姓)查房(極目新聞記者鄭晶晶攝)
中年男子酒後胸痛沒在意,自行就醫竟突發心臟驟停
58歲的孫先生家住漢口,抽煙喝酒多年。1月24日晚上,他在聚會時喝了些酒,誰知晚上8時左右,就出現胸悶胸痛的情況,他沒有在意,想著扛一下就過去了。誰知晚上癥狀越來越嚴重,他想著熬一熬,第二天早上再去醫院就醫。1月25日8時14分,孫先生獨自一人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他當時並不知道這種情況要去急診科,還想著掛個心內科的號去看病。誰知他在挂號窗口處竟突發心臟驟停,整個人摔倒在地。
醫護人員發現後立即為他進行了心肺復甦,8時16分被轉運到急診科後,孫先生出現心臟電風暴,反覆室顫。心臟電風暴,常見於大面積心梗人群,死亡率非常高。
急診科主任胡紅平和副主任黃朋緊急搶救,多次電除顫,並於五分鐘內進行了氣管插管及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後孫先生心跳逐漸恢復。心電圖顯示,他是st-t段抬高型心梗,情況十分危急。
此時,接急會診趕來的心內科副主任趙世明立即為孫先生進行檢查和評估,一邊聯繫孫先生的家人,一邊緊急聯繫介入手術室做好手術準備。從電話中,孫先生的家人才得知他的情況,聽說要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救命,孫先生的家屬十分配合,馬上答應。
「患者因為摔倒時頭部著地,存在顱內血腫,還有陣發性癲癇發作。但因為患者的病情危急,屬於心臟重症,如不及時手術開通閉塞血管,會有生命危險。經慎重評估後,我們還是決定冒險為他一搏。」趙世明表示。
在麻醉科楊利醫生的保駕護航下,趙世明率領手術團隊經過緊張有序的術前準備,於9:02為孫先生進行了手術,術中慎重選擇抗凝藥物,冠脈造影發現患者的右冠粗大,近段嚴重狹窄,中段完全堵塞,手術團隊為患者進行了急診冠脈pci手術(即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開通了閉塞血管並植入三枚支架。此時,床旁超聲提示心臟收縮功能較前明顯好轉,但仍然存在心源性休克,為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趙世明又為他植入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以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冠狀動脈及全身臟器的血流灌注。
孫先生(化姓)出院前,向武漢市漢口醫院醫生致謝(極目新聞記者鄭晶晶攝)
多學科合作「搶回」性命,患者未留下後遺症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患者轉危為安,被送到心臟重症監護室進行進一步治療。由於患者曾出現心臟電風暴、大面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還存在顱內血腫等情況,醫護人員絲毫不敢大意。孫先生住院期間,呼吸內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重症負責人,多次進行院內mdt討論,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及預防措施。
春節假期,趙世明仍每天都會前去看望孫先生,和心內科重症組醫生一起,根據患者的情況不斷調整治療方案。在多學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貼心護理下,孫先生的情況一天天好起來,顱內血腫也逐漸吸收,未再發作癲癇。術後48小時拔除iabp,術後72小時脫離有創呼吸機,術後一周,孫先生從心臟重症監護室轉到了普通病房。
2月2日,他可自行站立、行走,語言、記憶、活動功能均未受到影響。2月6日,孫先生達到了出院標準。
康復出院前,孫先生拉著趙世明和主管醫生的手致謝:「感謝醫護團隊,把我從死亡的邊緣拉上岸來,讓我恢復得這麼好,未留下後遺症,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趙世明介紹,孫先生能夠在這麼危重的情況下救治成功,有賴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他出現心臟驟停倒地的時候,所有參與搶救的人員抓住了「黃金時間」,第一時間參與搶救,為後續的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第二,孫先生被送到急診科後,急診團隊立即給予高級生命支持治療;第三,在手術策略方面,心內科介入團隊綜合考慮了顱內血腫、急性大面積心梗、心源性猝死及心臟電風暴等複雜情況,制定了手術策略及抗凝方案,為患者儘快開通了冠脈血管、植入了iabp;第四,患者術後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心內科聯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重症醫學科和消化內科等多學科mdt會診,明顯縮短了患者康復時間,提高了康復效率,沒有留下後遺症;最後,也與患者家屬的配合密不可分。
他也指出,患者出現胸痛12個小時才自己到該醫院,並且在沒有陪護的情況下自己去挂號,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正確方式應該是,當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懷疑急性心梗時,應該立即呼叫120到醫院急診科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