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這件事上,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就拿 56 歲的李先生來說,原本平淡的生活,因為一次體檢被徹底打破。李先生平時不太愛運動,一年前體檢時,那一串刺眼的血脂指標,像一記重鎚,敲醒了他對健康的忽視。總膽固醇 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4.8mmol/L,甘油三酯 4.4mmol/L,這些數值遠超正常範圍,宣告他患上了高血脂。
在醫生的建議下,李先生開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鈣,每日一次,每次 10mg。起初,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李先生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慢慢變好,去醫院複查時,膽固醇水平逐漸下降,那種重獲健康掌控感的喜悅,讓他對治療充滿信心。可誰能想到,連續用藥半年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李先生總感覺渾身乏力,整天犯困,彷彿身體里的能量被悄悄抽走。原本精神飽滿的他,變得無精打采,連日常的活動都變得有些吃力。
李先生趕忙來到醫院檢查。醫生詳細詢問後得知,李先生 5 年前就確診了高血壓,好在一直規律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得還算不錯。經過一番細緻的體格檢查,發現李先生體型微微發福,血壓 130/82mmHg,心率 72 次 / 分。為了進一步查明病因,醫生給他開了生化檢查。結果顯示,空腹血糖 6.3mmol/L,血糖偏高;總膽固醇 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8mmol/L,甘油三酯 3.2mmol/L,雖然高血脂症有所緩解,但各項指標仍輕度偏高。
李先生滿臉疑惑,內心充滿擔憂。他的家族中從來沒有糖尿病患者,自己以前血糖也一直正常,怎麼突然就血糖升高了呢?醫生經過綜合判斷,認為這很可能和他長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鈣有關。於是,建議李先生先停用瑞舒伐他汀鈣,改用匹伐他汀,同時叮囑他在換藥期間要密切監測血糖,一個月後再來複診,檢查各項生化指標,評估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還特彆強調,要注意控制飲食,遠離肥肉和動物內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加強運動,努力控制體重。
一個月後,李先生再次來到醫院。他興奮地告訴醫生,換藥後沒幾天,自測血糖就開始下降,早上空腹血糖已經降到了 5.7。醫生建議他複查生化,結果令人欣慰,總膽固醇 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3mmol/L,甘油三酯 2.8mmol/L,各項指標都有了明顯改善。醫生囑咐李先生要定期複診,等指標恢復正常後可以考慮停葯,但一定要繼續保持健康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
高血脂症初期,就像一個隱匿的 「殺手」,悄無聲息,很難被察覺。可別小瞧它,長時間的高血脂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李先生本身就有高血壓病史,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大大增加了併發症的發病風險。
瑞舒伐他汀鈣作為高血脂症的常用藥物,就像一位能力卓越的 「健康衛士」,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能顯著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時還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對控制血脂水平,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意義重大。
而且,它還能通過抑制膽固醇的合成,減輕血管內炎症反應,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還能延緩斑塊進展、穩定斑塊。正因如此,它不僅是冠心病患者的臨床常用藥,對於心臟支架植入術後的患者,瑞舒伐他汀鈣還能調節血管內皮功能,促進內皮修復,降低術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不過,是葯三分毒,長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也可能帶來一些不適,就像李先生遇到的血糖升高問題。雖然每個人出現的不適癥狀會有所不同,但長期用藥的患者一定要警惕這 3 大副作用。
一、肌肉疼痛無力: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
肌肉疼痛和無力的癥狀,就像不速之客,常常悄然而至。大多對稱性地發生在肢體近端,主要 「攻擊」 腿部、臀部、背部等大肌群。在治療過程中,這些癥狀通常在開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鈣 1 個月左右出現,也有患者在停葯後再次用藥初期出現,還有少部分患者多年後才出現癥狀,而且在運動後更為明顯。
年齡超過 75 歲、體型偏瘦、女性、飲酒以及有神經肌肉病史的人群,就像被貼上了 「易中招」 的標籤,更容易出現這種癥狀。經常健身或用藥量大於 20 毫克的人群,一旦出現嚴重的肌肉疼痛、無力,就應及時到醫院化驗,看看是否有肌球蛋白或肌紅蛋白尿,這類人群出現橫紋肌溶解副作用的幾率相對較大。
要是癥狀明顯,並且肌酸激酶升高大於 10 倍,那就可能是患上了肌炎。通常,醫生會建議換一種降脂葯,減少藥物劑量,或是停葯一段時間,清除體內未代謝的藥物。一旦出現橫紋肌溶解,那就必須立即停葯,一刻都不能耽擱。
二、肝功異常:肝臟健康的潛在威脅
長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鈣,可能會給肝臟帶來一些麻煩,導致轉氨酶水平上升,影響肝臟功能。這就好比肝臟這個 「化工廠」 的正常運轉受到了干擾,可能與藥物對肝臟細胞的抑制作用有關。當然,這取決於多種因素,患者的服藥量以及肝功能狀況等,都可能影響瑞舒伐他汀鈣對轉氨酶的影響,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這種副作用。
因此,服用瑞舒伐他汀鈣後的一到兩個月,進行肝酶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能幫助醫生及時評估患者肝臟功能是否受到藥物的影響。當轉氨酶大幅升高,大於正常值三倍以上,就提示患者對本藥物的耐受性較差,必要時,醫生會建議更換藥物,比如換成匹伐他汀等。
如果停止服用瑞舒伐他汀鈣後,肝功能異常仍未緩解甚至加重,或者已經出現食慾減退、乏力易疲勞、小便顏色比較深、上腹部疼痛等癥狀,那就需要遵醫囑服用保肝護肝的藥物進行治療,幫助肝臟恢復健康。
三、血糖升高:糖尿病風險的悄然增加
長期使用瑞舒伐他汀鈣,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風險,那就是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這就像是在健康的天平上,悄悄放上了一塊 「危險砝碼」。這種風險的增加,可能是由於藥物對胰腺 β 細胞的損害作用,進而影響了胰島素的正常分泌。
臨床試驗的數據顯示,他汀類藥物的使用,確實可能會增加患者患上新發糖尿病的風險。具有至少一種主要糖尿病風險因素的受試者,相較於無糖尿病風險因素的群體,患病風險更高。很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使用這類葯的患者得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1.3 到 3.3 倍,而且這個情況在亞洲人里更加明顯。
長期使用該藥物,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水平。要是出現糖尿病特徵性癥狀,食量、飲水增加,小便次數變多,或者在監測期間發現血糖異常升高,都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考慮換藥。就像李先生,服用瑞舒伐他汀鈣後出現血糖異常,換用匹伐他汀後,血糖才逐漸恢復正常。
儘管瑞舒伐他汀鈣等他汀類藥物存在副作用,但它們在降低膽固醇、降血脂、穩定斑塊和保護心腦血管方面的作用依然突出。患者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副作用就隨便停葯,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為了減少副作用的風險,患者一定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按照劑量和用藥時間使用藥物,並定期進行相關檢查。
除了要密切關注這三大副作用,在服用瑞舒伐他汀鈣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同樣不容忽視。
服藥與生活管理:雙管齊下保健康
服藥和生活管理,就像健康天平的兩端,缺一不可。僅僅依靠藥物的力量,卻不控制生活習慣,很難產生好的治療效果。這需要患者和醫生共同努力,攜手為健康保駕護航。
飲食管理是關鍵一環。核心在於攝入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這類高膽固醇食物,要盡量少吃,它們就像潛伏在身體里的 「壞分子」,會悄悄破壞血脂平衡。同時,多吃燕麥、全麥、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就像給身體注入一股 「清潔力量」,有助於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攝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堅果及橄欖油等食物,能幫助優化血脂水平,讓身體的 「油」 更健康。
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喜好,選擇適量的有氧運動也必不可少。散步、慢跑、游泳、健身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想像一下,在清晨的公園裡,迎著朝陽慢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被喚醒,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控制血脂大有裨益。
服藥期間的禁忌與藥物相互作用
服藥期間,一定要避免飲酒。酒精就像一個 「搗亂分子」,會影響肝臟代謝藥物的一種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那些需要長期吃他汀類藥物的人,更要注意,尤其是晚上。因為夜間是膽固醇合成最活躍的時候,大多數患者會選擇晚上服藥,晚上喝酒與服藥時間距離太近,對藥物的影響也就更大。
瑞舒伐他汀鈣還可能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相互作用。同時存在多種疾病,特別是同時服用很多種藥物的患者,要格外小心。他汀可能與其他藥物之間互相影響,例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唑類抗真菌葯、貝特類葯,抗結核葯等。所以,同時吃著多種藥物的人,在用藥前一定要明確告知醫生自己的用藥史,讓醫生綜合判斷,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帶來的不良後果。
特殊人群的用藥注意事項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通常會伴隨脂肪代謝慢而出現高血脂。若在此期間使用瑞舒伐他汀鈣,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所以,建議優先治療甲狀腺疾病,調整並改善甲狀腺功能,隨後根據患者情況再考慮他汀治療。就像蓋房子,要先打好地基,才能保證後續的穩定。
對於正處於哺乳期的女性,他汀類藥物會進入母乳,為了寶寶的健康,患者在服用瑞舒伐他汀鈣時不應進行母乳餵養。這是母親對寶寶最溫柔的守護,暫時放下母乳餵養,是為了寶寶長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