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2025年01月14日15:33:10 健康 1700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常聽人說「老人吃得好,身體好」,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做了多年醫生,親眼見過很多因為飲食不當,導致身體越來越差的老人。

他們從年輕時的無病一身輕,變成了晚年滿身是病,甚至有的因為飲食習慣的錯誤,健康一步步滑向終結,這不僅僅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存在的健康隱患。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不挑食,但食物選擇太單一

有一次,我接診了一位70多歲的老年患者,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開始衰退,尤其是血壓和血糖不穩定。

這位老人年紀大了,食慾減退,平時吃的東西也很單一,大多數都是粥、麵條、蒸菜一類的軟食,根本沒有肉類、蛋類的攝入。

剛開始,我以為是年紀大了,胃口不好,結果仔細詢問才發現,原來她是為了照顧腸胃,選擇了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可是,這樣的選擇讓她的營養大大失衡。

老年人消化系統的能力確實有所下降,但如果飲食過於單一,缺乏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反而會影響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長此以往,免疫力下降,容易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我建議她要適量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胸肉、魚類、豆製品等,尤其是魚類,含有豐富的歐米伽-3脂肪酸,可以幫助改善心血管健康。

而且,不要過分擔心胃腸道負擔,適量的蛋白質是健康老年生活的必備條件。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一味節食,甚至不敢吃油

另一位患者是個80多歲的老太太,體型較為瘦弱,她總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就應該節食,盡量少吃油膩的東西,她一再強調不想長胖,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結果身體卻變得越來越虛弱。

血液檢測顯示她的維生素D、鐵和鈣的含量都嚴重不足,醫生髮現她的骨密度也明顯下降,走路開始有些顫顫巍巍了。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其實,老人節食對身體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過度控制油脂和熱量攝入,容易導致身體缺乏必需的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A、D、E、K等。

脂肪酸對維護細胞結構、激素平衡等起著重要作用,缺乏它們,不僅讓皮膚變得乾燥,關節、骨骼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在與她溝通時,我提到,適量的食用橄欖油、堅果等健康油脂,不僅能提供必要的營養,還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老太太歷經一段時間的調養,逐漸增添了些許健康油脂的攝入,身體狀況亦有了頗為明顯的改善。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喜歡吃甜食

有一位常年和我打交道的患者,每次來診室,都會提到她對甜食的熱愛,她年紀輕輕時就有些偏食,尤其鍾情於糖分高的食物,年紀大了,更是一天三頓少不了甜點。

她曾多次在飯後吃水果糖、巧克力,覺得這樣既能解饞,又能帶來一些能量補充。

然而,她全然未曾意識到過量攝入糖分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特別是對她那本就不太健康的胰腺而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不僅體重劇增,還出現了血糖升高的情況,後來被確診為糖尿病,控制得不好時,腳部甚至開始出現潰瘍的癥狀,血液循環不暢,腿部浮腫。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與飲食不當密切相關的慢性病,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糖分過多攝入的風險更大。

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要比常人高出至少2到3倍,而且,糖分攝入過多不僅會加速身體的衰老過程,還會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得脆弱,無法抵抗感染。

糖分可致使胰島素長期過量分泌,從而可能誘發一系列代謝異常狀況,干擾血糖的穩定。

我給她的建議是,盡量控制糖分的攝入,尤其要避免餐後立即攝入糖類食品。多食用些高纖維水果,像蘋果、葡萄柚之類,此類水果天然糖分較低,既能滿足味蕾,又不至於引發血糖波動。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不吃蔬菜

有一位年長的患者,身體健康看起來還算不錯,但有些小問題,像是便秘、消化不良,經常需要依賴藥物來緩解癥狀。

通過詳細的飲食記錄,我發現她的飲食結構十分不合理,幾乎不吃蔬菜,餐桌上的大部分食物都是主食和肉類。

她的理由很簡單,認為蔬菜太麻煩,吃了也沒有味道,不如肉類好吃,結果,腸胃和消化系統的負擔越來越重,長時間的不正常排便,給她帶來了很多困擾。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事實上,蔬菜於身體的益處遠非清理腸道那般單一,其富含的纖維素、維生素與礦物質,可調節腸道菌群,推動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能夠幫助吸收體內的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在我建議她改善飲食後,她逐漸嘗試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尤其是富含膳食纖維的綠葉蔬菜,像菠菜、芹菜等,不僅消化問題得到了緩解,體內的膽固醇水平也逐漸趨於正常。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偏愛鹹食

另外,還有不少老人有一個共同的飲食習慣,那就是喜歡重口味,尤其是對鹽的依賴。很多老人都覺得,菜肴若沒有足夠的鹽,吃起來沒味道,甚至覺得味道淡不滿足,鹽的攝入過多,往往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鹽中的鈉成分對血壓有直接影響,長期高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臟病、腎臟病的發生幾率。

有一位患者,每天早晨都喜歡吃鹹菜、鹹鴨蛋來提神,鹽的攝入量相當驚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血壓不斷升高,腎功能也開始出現問題,最終不得不住院治療。

根據研究顯示,老年人每天的鈉攝入量不宜超過2000毫克,然而許多老年人往往不自覺地超標,減少鹽分的攝入,不僅能幫助控制血壓,還能有效降低中風、心臟病等風險。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這些看似不大的飲食習慣,實際上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風險,作為一名醫生,我每天都見證著因飲食不當而導致的各種健康問題,尤其是在老年人群體中,這些錯誤飲食習慣可能會讓他們的健康大打折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飲食與壽命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孫亮.中國人類健康長壽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中國基礎科學,2021-10-15

老人越吃命越短?醫生告誡:老人吃飯這幾點一定多注意,別不聽勸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著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著什麼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 天天要聞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我最近總覺得晚上睡不踏實。」陳阿姨最近和家裡人抱怨。她今年快60了,以前一直睡得很香,可這大半年,她發現自己睡覺越來越難:不是夜裡咳醒,就是動不動就出一身冷汗。更讓她擔心的是,凌晨時分胸口總發悶,偶爾還喘不上氣來。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 天天要聞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小林是一位年輕的職場女性,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她感到疲憊不堪。最近,她開始頻繁地出現腹痛的癥狀,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腹部的疼痛感加重,甚至有時在平時也會突然感到不適。更讓她擔心的是,這種持續的疲勞感似乎沒有任何緩解,吃了很多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