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2024年12月17日18:03:04 健康 1184

中醫的確不屬於近代科學,因為中醫與西醫所採用的方法論確實完全不同,但決不能由此懷疑和否定中醫的「科學性」。中醫誕生於人類文明第一次浪潮的農業時代,屬於「自然哲學」,但其科學原理,又蘊含著「第三次浪潮」即信息時代的許多要素,正如古代中華文明被一些西方學者認為是「早熟的文明」一樣,被認為是當代科學「異端」的中醫,它的科學原理也是「早熟的」,換句話說,相對於西醫所採用的「還原論」的近代科學方法來說,中醫的科學方法是「超前的」。中醫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不僅僅是價格低廉、治病有效,其方法論的合理性,必將對當代科學的進步與突破以極大的啟發和推動。

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 天天要聞

中醫以其獨特的診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展現出了卓越的療效。中醫注重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認為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人體內部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因此,中醫治療時不僅針對病灶本身,更注重調整人體的整體狀態,恢復陰陽平衡和臟腑功能。在針灸、推拿、拔罐、中藥等傳統療法的應用下,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亞健康狀態、疑難雜症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建立在辨證論治基礎之上的中醫學,以宏觀的方法來認識生命和疾病,以動態的、聯繫的原理來研究生命和疾病,以「望聞問切」四診來收集生命的信息,以扶正祛邪、調節平衡的觀點來治療疾病,這就是中醫的科學方法。它的本質是系統論、資訊理論這些後現代科學方法。

中醫四大經典:道經千年更光輝!古往今來,人們的最高成就是什麼?無外乎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在古老的中醫學裡,湧現了許多驚世名醫,也產生了許多經典作品。但是要數影響力最廣泛的還要數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也就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八十一難經》和《傷寒雜病論》。

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 天天要聞

《神農本草經》開啟了中醫用藥的「萬世法程」,是我國第一部藥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癥狀學著作,更是一部古代中醫的百科全書。

《黃帝內經》更是將中醫基礎理論提高到一個千年以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度,幾千年來,「一直被解讀,從未被超越」,更為奇妙的是,《黃帝內經》中哪怕一句話,就能讓人茅塞頓開,後世歷代醫家的醫理開創,無不從《黃帝內經》衍生而來。

《八十一難經》補充了《黃帝內經》的不足,而且書中將中醫診脈的方法做了獨到的簡化,且幾千年以來一直在沿用,從未被改變。

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 天天要聞

《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雖然在成書時張仲景並不出名,但是晉代太醫令王叔和發現了仲景遺稿之後,才發現這本曠世奇書的重要作用,該書開創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歷史先河,也開創了中醫治病有方的歷史先河,所立之方被譽為「經方」,並且一千八百年以來,海內外醫學家都在研究張仲景的著作。

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在當時那個時期無疑是處於極高的地位的,即便到了幾千年的今日,依然地位顯赫,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四大經典已經將中醫的很多方面都以零散的記憶記錄起來了,後世醫家只要潛心修鍊,熟讀四大經典,並勤加實踐,用不了多久,或可以開宗立派,或可以成為一代名醫。更不可思議的是,中醫四大經典中的很多理論,即便經過了幾千年,都無法找到其中的瑕疵,正所謂「道經千年更光輝」。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 天天要聞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近期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頭#的話題登社交媒體熱搜榜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抗原檢測結果新冠陽性率攀升南方高於北方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態勢。根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5月...
生理期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證明?高校回應 - 天天要聞

生理期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證明?高校回應

5月15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一名女生在生理期不舒服時前往醫務室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以證明其身體狀況。對於此事,該校發布情況通報稱學校醫務室值班人員工作開展符合相關流程,並指出網路傳播的相關視頻經處理後存在失真等問題。5月16日,該校有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相關診療規定並非近期才開始實施,...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 天天要聞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作者:塔瑪拉·杜克·費曼美國知名註冊營養師,紐約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專註於消化系統疾病的飲食管理,擁有13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目前在紐約胃腸病協會工作,同時還任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營養師實習項目的臨床導師。她是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下的麩質與胃腸疾病營養師分組的成員,並參與功能性胃腸疾病工作組的工作。此外,...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周五下班,甩掉工作的疲憊,躺平在沙發上,外賣點單「手起刀落」——奶茶加珍珠,炸雞配薯條,經典「快樂套餐」一鍵安排。追劇刷綜藝,吃得嘴油手油心不油,幸福感拉滿!畢竟,生活已經夠苦了,偶爾放縱一下,也不過是給自己充個電,哪能這麼容易「出事」呢?可惜,來...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