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2024年09月27日02:43:15 健康 1632

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河源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實施了首例藉助功能學+影像學一站式檢查新技術完成的冠心病介入診療病例,意味著醫院冠心病介入治療精準化再上新台階。

50歲出頭的馮先生正值壯年,但近期反覆出現胸悶不適。冠脈造影檢查顯示,心臟血管的一條粗大分支局部狹窄程度達到70%。對於這種情況,單純憑冠脈造影難以準確評估患者心臟供血情況,從而影響判斷是否需要放支架。心內科團隊討論後,決定對患者進行血流功能學檢查。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紅框中顯示血管的「臨界」狹窄。

最終結果顯示,血管雖存在狹窄情況,但是血流儲備充足,藥物治療即可,無需植入支架或進行球囊擴張等介入治療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粗大分支(對角支)的功能學檢查顯示iFR為0.87,屬於供血的較理想範圍,無需植入支架或球囊擴張等介入手術

梁先生是韶關人,很久前就出現了勞累後胸悶的癥狀,近期明顯加重,上兩層樓梯就氣喘吁吁。得知該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的心臟診治技術、經驗均屬省內前列,慕名而來尋求治療。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右冠狀動脈遠端局限重度狹窄至次全閉塞,病變嚴重,需要接受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箭頭所示)。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新型壓力導絲測量狹窄血管的iFR值為0.84,顯示血流儲備不足,心肌缺血明顯,潛在風險大。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一站式血管內超聲檢查提示斑塊體積較大,導致管腔狹窄明顯(應畫圈及箭頭標明斑塊和管腔)。

基於功能學+影像學一站式評估結果,心內科團隊為梁先生制定了手術方案,實施了冠脈介入手術,術後再次評估,患者血管狹窄明顯改善,血流儲備明顯恢復。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箭頭所示為支架術後血管腔,狹窄完全消失。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支架術後iFR值為0.94,血流儲備和供血顯著改善。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支架術後堵塞部位狹窄消失,管腔明顯增大。

近年來,該團隊一直致力於提升冠心病介入手術質量,讓患者得到最精準的診療。此類精準化評估手段,不但可以對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冠脈介入治療進行準確評估,還可以對具體的介入手術策略提供科學指導,確保最優的治療效果,讓廣大冠心病患者獲益。

心血管內科專家簡介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張惠琪

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

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1992年畢業於現廣東醫科大學,先後於2005年和2013年兩次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導管室進行冠脈介入診療技術的規範化培訓。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擅長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及疑難病例的診治,擅長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的介入手術診療。參與多項科研立項,在國家級、省級醫學雜誌發表論文數篇。獲得2021年「南粵好醫生」、2021年「河源好人」等省市級榮譽。

門診時間:每周四全天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樂建華

心血管內科二區(CCU)主任、內科第一黨支部書記

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共黨員

從事心血管內科專業二十餘年,積累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病、心包疾病、心瓣膜病、結構性心臟病等疾病臨床診治經驗。擅長冠心病的臨床和介入手術診治,對冠心病介入診療技術及心臟急危重症診治有深入研究。

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張進鵬

心血管內科三區主任、房顫中心醫療總監

河源市區域心電診斷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2003年畢業於汕頭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2008年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心血管內科一年,2015年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國家心律失常介入培訓基地」進修心臟起搏與電生理介入診療一年。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20年。擅長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如: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起搏器(CRT)植入術,全皮下植入式除顫器(S-ICD)植入術,左束支起搏術,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撲、房顫的射頻消融術、冷凍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以及冠脈造影、支架植入術。

門診時間:每周二全天

河源人醫成功開展首例冠脈功能+影像一站式檢查新技術 - 天天要聞

羅德謀

廣東省人民醫院派駐心血管內科專家

心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十四年,熟悉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診治,熟悉冠心病介入手術治療和心臟重症的診治。作為主要執行者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的科研工作,先後發表包括SCI、國內核心期刊文章20餘篇。作為編者參與編寫2022年歐洲心血管指南解讀、冠心病介入診療等教材。

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周二下午

撰文:郭雨歡 裴雨

【作者】 郭雨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著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著什麼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 天天要聞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我最近總覺得晚上睡不踏實。」陳阿姨最近和家裡人抱怨。她今年快60了,以前一直睡得很香,可這大半年,她發現自己睡覺越來越難:不是夜裡咳醒,就是動不動就出一身冷汗。更讓她擔心的是,凌晨時分胸口總發悶,偶爾還喘不上氣來。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 天天要聞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小林是一位年輕的職場女性,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她感到疲憊不堪。最近,她開始頻繁地出現腹痛的癥狀,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腹部的疼痛感加重,甚至有時在平時也會突然感到不適。更讓她擔心的是,這種持續的疲勞感似乎沒有任何緩解,吃了很多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