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2024年05月21日05:40:38 健康 4020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已悄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

據統計,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接近20%,30歲以下的頸椎病患者佔比越來越高,且發病有逐年增長、逐步年輕化的趨勢。手機和平板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越來越高,低頭族越來越多,許多學生由於長時間上網,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頸椎病。

我們應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呢?又該怎麼預防頸椎病呢?

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影像學上常常可見生理曲度變直、椎間隙狹窄、椎間盤突出、正位張口位片顯示齒狀突側向移位等等,均可導致頭暈頭痛、雙手麻木等癥狀。

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 天天要聞

頸椎病的癥狀

脖子發僵、發硬、酸脹、疼痛;後頸部疼痛,尤其是後伸時癥狀減輕,前屈時則癥狀加重;疼痛發生時,或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麻痛感;頸部活動受限,仰頭、低頭、左右轉頭範圍變小,不能達到「盡頭」;反覆不明原因的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手臂無力、手指發麻、反覆落枕;上肢有從頸肩到指尖的放電樣疼痛;肩背部沉重感、肌肉僵硬、皮膚感覺減退;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胸腹部有束帶感,好像身上被布帶纏繞一樣;行走時或有「踩棉花」的感覺。

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1、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逐漸退化,頸椎穩定性下降,容易患上頸椎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其中45~60歲群體多見,然而目前已經出現頸椎病年輕化的發展趨勢。

2、職業

長期伏案久坐的辦公族、司機、教師等職業群體。

3、習慣

不良坐姿、睡姿持續時間較長或使用不當的枕具(枕頭過高、過低、軟硬不適當)人群。

4、病史

患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或頭頸部外傷史、慢性頸椎勞損的人群。

如何預防頸椎病?

1、養成良好睡姿

建議選擇略硬些的床墊,睡眠時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過低或過硬,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8~15cm,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枕芯要柔軟,形狀要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間凹陷的馬鞍形為好,能對頸部起到制約或固定的作用。

2、保持正確的坐姿

坐時保持端正姿勢,使案台與座椅相稱,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佳。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時應平視屏幕,最好選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或伏案工作。

3、堅持勞逸結合

建議工作學習間隔1小時起身放鬆休息,讓頸部左右轉動數次,前後點頭,幅度宜大,轉動輕柔,自覺酸脹為好。

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 天天要聞

4、加強肩頸部肌肉的鍛煉

定期進行頸部鍛煉,如頸部操、瑜伽等,可以增強頸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減輕頸椎負擔。放風箏、打羽毛球等戶外運動方式也有益於頸部的保健。

5、防止頸部受傷

盡量避免急性損傷,如抬重物、挫傷等。如有軟組織損傷儘早治療,防止其進一步發展,加重病情。

6、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頸部保暖,空調溫度適中,洗髮後務必要吹乾後入睡。

如有出現頸椎病類似癥狀,做完自我緩解鍛煉後,仍不能解決疼痛或不適感,請及時就醫,避免傷上加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讓心臟病患兒免於反覆開胸換機械瓣,專家為其植入「活」的瓣膜 - 天天要聞

讓心臟病患兒免於反覆開胸換機械瓣,專家為其植入「活」的瓣膜

在兒童心臟外科領域,主動脈瓣狹窄患兒植入機械瓣後常面臨一道難題:身體不斷生長,而金屬瓣膜尺寸固定,成為患兒健康成長的隱患。7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獲悉,近日,該院心胸外科主任鄭景浩團隊通過一場高難度的Ross手術(自體肺動脈瓣移植術),成功為一名13歲少女鋪就了一條免於反覆開胸換瓣的成長之...
持續高溫!職業性中暑,戶外勞動者請高度警惕! - 天天要聞

持續高溫!職業性中暑,戶外勞動者請高度警惕!

酷暑來襲,近日,持續高溫預警,室外37℃烈日炎炎下,體感溫度高於實際氣溫,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啦!隨著多地持續發布高溫預警,像外賣員、建築工、環衛工、快遞員這樣在烈日下堅守的勞動者,正面臨「職業性中暑」的嚴峻威脅。什麼是職業性中暑?職業性中暑是指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有效...
官方通報!醫生為患者牽線,葯代偽造文件套取「臨床研究用途」抗癌藥 - 天天要聞

官方通報!醫生為患者牽線,葯代偽造文件套取「臨床研究用途」抗癌藥

7月13日,重慶市葯監局發布了《關於對患者使用臨床研究抗癌藥調查核實情況的通報》,對近期備受社會關注的「2名宮頸癌患者使用臨床研究抗癌藥」事件的調查結果進行了詳細說明。此前,兩名宮頸癌患者因使用臨床研究抗癌藥卡度尼利單抗後出現健康問題,引發廣泛關注。患者表示,是通過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醫生李某的推薦,從...
老人做飯傷了手,9天丟了命!醫生急喊:這東西致死率極高 - 天天要聞

老人做飯傷了手,9天丟了命!醫生急喊:這東西致死率極高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浙江樂清市人民醫院的急診記錄里有位在做飯時被青蟹刺破手指的老人不幸離世。據了解,該老人左手食指上被青蟹划了一道極小的傷口,但是他像多數人那樣,用清水沖洗過後
廣州:長者飯堂將推醫護審定食譜,服務慢性病老人 - 天天要聞

廣州:長者飯堂將推醫護審定食譜,服務慢性病老人

長者飯堂解決民生「食」事,也是人大代表關心的議題。7月14日,廣州市民政局官網發布了對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關於面向老人就餐需求,進一步提升「長者飯堂」服務的建議》答覆的函,表示將在滿足 「二葷一素一湯」 供給的基礎上,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群體及失能老人,推出由專業醫護人員審定食譜的定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