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2024年05月21日05:40:38 健康 4020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已悄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

據統計,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接近20%,30歲以下的頸椎病患者佔比越來越高,且發病有逐年增長、逐步年輕化的趨勢。手機和平板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越來越高,低頭族越來越多,許多學生由於長時間上網,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頸椎病。

我們應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呢?又該怎麼預防頸椎病呢?

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影像學上常常可見生理曲度變直、椎間隙狹窄、椎間盤突出、正位張口位片顯示齒狀突側向移位等等,均可導致頭暈頭痛、雙手麻木等癥狀。

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 天天要聞

頸椎病的癥狀

脖子發僵、發硬、酸脹、疼痛;後頸部疼痛,尤其是後伸時癥狀減輕,前屈時則癥狀加重;疼痛發生時,或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麻痛感;頸部活動受限,仰頭、低頭、左右轉頭範圍變小,不能達到「盡頭」;反覆不明原因的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手臂無力、手指發麻、反覆落枕;上肢有從頸肩到指尖的放電樣疼痛;肩背部沉重感、肌肉僵硬、皮膚感覺減退;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胸腹部有束帶感,好像身上被布帶纏繞一樣;行走時或有「踩棉花」的感覺。

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1、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逐漸退化,頸椎穩定性下降,容易患上頸椎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其中45~60歲群體多見,然而目前已經出現頸椎病年輕化的發展趨勢。

2、職業

長期伏案久坐的辦公族、司機、教師等職業群體。

3、習慣

不良坐姿、睡姿持續時間較長或使用不當的枕具(枕頭過高、過低、軟硬不適當)人群。

4、病史

患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或頭頸部外傷史、慢性頸椎勞損的人群。

如何預防頸椎病?

1、養成良好睡姿

建議選擇略硬些的床墊,睡眠時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過低或過硬,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8~15cm,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枕芯要柔軟,形狀要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間凹陷的馬鞍形為好,能對頸部起到制約或固定的作用。

2、保持正確的坐姿

坐時保持端正姿勢,使案台與座椅相稱,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佳。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時應平視屏幕,最好選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或伏案工作。

3、堅持勞逸結合

建議工作學習間隔1小時起身放鬆休息,讓頸部左右轉動數次,前後點頭,幅度宜大,轉動輕柔,自覺酸脹為好。

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 天天要聞

4、加強肩頸部肌肉的鍛煉

定期進行頸部鍛煉,如頸部操、瑜伽等,可以增強頸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減輕頸椎負擔。放風箏、打羽毛球等戶外運動方式也有益於頸部的保健。

5、防止頸部受傷

盡量避免急性損傷,如抬重物、挫傷等。如有軟組織損傷儘早治療,防止其進一步發展,加重病情。

6、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頸部保暖,空調溫度適中,洗髮後務必要吹乾後入睡。

如有出現頸椎病類似癥狀,做完自我緩解鍛煉後,仍不能解決疼痛或不適感,請及時就醫,避免傷上加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