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2024年01月03日15:45:04 健康 1984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元旦假期,馮曉天決定去北方的滑雪場享受一下久違的雪景。

身為一名普通的建築師,他平時忙於各種設計和工地的事務,這次假期對他來說是難得的放鬆。

然而,就在他正享受著滑雪的快樂時,他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資深的醫生,張醫生。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兩人在滑雪場邊的咖啡廳里坐下,開始了一番久別重逢的交談。

張醫生看著馮曉天鼻子紅紅的,不由得笑著說:「你知道嗎,鼻子不通氣,可不僅僅是因為冷。有時候,它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信號呢!」

這句話引起了馮曉天的好奇,他急忙請張醫生詳細解釋。

張醫生首先提到了最常見的問題——鼻炎。他說:「鼻炎分為很多種,但不管是哪一種,它們都會讓你覺得呼吸不暢。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有的人以為這不過是小毛病,但長期下去,它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引發更多併發症。」

張醫生繼續解釋說,鼻炎的確是個大眾問題,但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

接著,張醫生談到了第二個可能——鼻息肉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他說:「鼻息肉聽起來可怕,但它們其實是鼻腔內的非癌性腫瘤。

雖然它們不是癌症,但如果不加以治療,它們會越長越大,阻塞你的鼻道,讓你呼吸越來越困難。」

馮曉天聽得入神,他從未想過鼻子不通氣還能與這些問題相關聯。

然而,張醫生接下來的話讓馮曉天更加震驚。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他提到了第三個可能性——鼻中隔偏曲張醫生解釋說:「鼻中隔偏曲是很多人的問題,但大多數人對此毫無察覺。它可能是由於先天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外傷。

無論如何,如果鼻中隔嚴重偏曲,它會導致一側或雙側的鼻塞,嚴重影響呼吸。」

最後,張醫生深深地看了馮曉天一眼,低聲說道:「還有一種可能,雖然很罕見,但絕對不能忽視——那就是鼻腔癌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雖然鼻腔癌的發病率不高,但如果出現了持續的鼻塞,尤其是伴有血性分泌物,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這番話讓馮曉天感到一絲寒意,他意識到這個問題遠比他想像的嚴重。

張醫生看出了馮曉天的擔憂,連忙轉換了話題,開始講述一些他在醫學生涯中遇到的奇葩病例,以幽默的方式緩解了緊張的氣氛。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他講述了一位老太太因為鼻子不通氣,堅持認為自己是被鄰居用巫術詛咒的故事。馮曉天聽得捧腹大笑,忘記了剛才的擔憂。

談話接近尾聲時,張醫生叮囑馮曉天,如果感覺鼻子經常不通氣,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他又提到了一些預防措施,比如保持室內空氣濕潤,避免接觸過敏源等等。馮曉天感謝張醫生的建議,並承諾回去後一定會重視起來。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隨著兩人的告別,故事也接近了尾聲。

但在這個故事的最後,我想提出一個看似與文章無關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會忽視身體發出的小信號,直到問題變嚴重才開始重視?

這個問題實際上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現象: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忙於工作和日常瑣事,忽視了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鼻子總是不通氣?醫生: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了你 - 天天要聞

只有當問題變得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生活,人們才會警覺並開始尋求幫助。

這種行為模式對健康是極其不利的。我們應該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微小變化,對任何異常信號都保持警覺,並及時採取行動。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守護好自己的健康。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 天天要聞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今天進入立夏節氣象徵著春天的告別與夏日的開啟然而立夏並不等於入夏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為夏季開始所以瀋陽離真正的夏天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近日冷暖空氣在天空下展開拉鋸戰把日子切成了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明天沈城是多雲有時晴的天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