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Profile/
馬琪琳
馬琪琳(1994—),女,護師,本科,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慢阻肺俗稱老慢支,每年秋冬季節,是慢阻肺的高發時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約有270 萬人死於慢阻肺,僅次於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並列成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
圖源:圖蟲
什麼是慢阻肺?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症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10%。
圖源:圖蟲
哪些癥狀提示可能出現慢阻肺了呢?
咳嗽 慢性咳嗽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嚴重時會發展成呼吸困難。
咳痰 多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痰。
氣短或呼吸困難 是慢阻肺的主要癥狀。勞力時出現,後逐漸加重。
胸悶 慢阻肺重度患者易出現。
胸廓形狀變化 胸廓前後徑增大,肋間隙增寬,劍突下胸骨下角增寬,稱為桶狀胸,部分患者呼吸變淺,頻率增快,嚴重者可有縮唇呼吸等。
圖源:圖蟲
慢阻肺發作時該如何處理?
體位 保持半卧位或俯卧位,禁止仰卧。
支氣管擴張劑 臨床常用的支氣管擴張劑有3類,β2受體激動劑、膽鹼能受體阻斷劑和甲基黃嘌呤,聯合應用有協同作用。
吸入糖皮質激素 有反覆病情惡化史和嚴重氣道阻塞者,可遵醫囑吸入糖皮質激素,連用5天。
祛痰和鎮咳 痰液難咳者可適當使用祛痰劑。
吸氧 如果肺的氣體交換功能越來越差,已經無法滿足身體對氧的需求,建議通過長期家庭氧療的方法來治療,患者在家中自備吸氧儀器,每天吸氧15小時以上,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
情況緊急者需及時就診行輔助通氣。
日常練肺,健康管理
圖源:圖蟲
慢阻肺患者需要適當地進行呼吸鍛煉,有利於肺部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縮唇呼吸>>>>
用鼻吸氣,再將嘴做口哨式緩慢呼氣,吸氣3秒,呼氣6秒,維持呼氣時間是吸氣的2倍,每天10分鐘。
<<<<腹式呼吸>>>>
一手放於腹部,一手放於胸前,呼氣時按壓腹部,吸氣時對抗手壓,用鼻吸氣,腹部緩慢隆起,每天10分鐘。
<<<<立式呼吸>>>>
站立時,雙手緩慢抬起或做擴胸運動,配合緩慢吸氣,放下時緩慢呼氣,每天10分鐘。
<<<<端坐呼吸>>>>
手放於膝蓋,緩慢吸氣至最大肺容量,屏氣5秒後緩慢呼氣,每天15次。
8項養護,清肺利肺,輕鬆呼吸
戒煙 戒煙是慢阻肺患者最重要的保養措施,因為煙草煙霧是慢阻肺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二手煙的危害也同樣嚴峻。
鍛煉 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慢阻肺患者提高肺部功能和心肺功能,減輕呼吸困難的癥狀,如散步、游泳等。
飲食 慢阻肺患者需要保持健康飲食,多攝入新鮮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物,避免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糖和高鹽食物;保持合適的體重。
定期醫療檢查 慢阻肺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以監測病情的變化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圖源:圖蟲
避免空氣污染 盡量避免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呆長時間,如工廠排放廢氣、車輛尾氣等;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減少灰塵、黴菌和其他空氣污染物的接觸。
避免感染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密切接觸。
使用輔助呼吸設備 根據醫生的建議,慢阻肺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氧氣瓶、呼吸機或其他輔助呼吸設備來幫助呼吸。
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積極配合治療。
圖源:圖蟲
總之,慢阻肺患者需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醫療檢查和適當的治療來保持自己的健康。同時,患者也需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避免誘發疾病。「呼吸就是生命」,讓我們儘早行動愛護自己。
版權所有:上海市護理學會
專業審核:葛青華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士長
審閱:庹焱
版式、文字編輯:吳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