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2023年10月27日16:09:03 健康 1922

近日,「齊聰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基層工作站」在老西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上海市名中醫齊聰教授坐診的中醫婦科門診也向市民開放,不少市民提前預約,就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平日里「一號難求」的專家。

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 天天要聞

「您現在是打算邊調理邊備孕?那就要把卵巢功能調理得好一點再取卵。現在你卵巢有一些囊腫,你要忌口,雞肉、牛奶盡量不要吃,晚上11點前睡覺,冰的不能吃。體重也要控制,你現在稍微有點重。這兩天是排卵期,我的建議是一邊調理,一邊備孕,一邊取卵,不矛盾的……」

市民葉女士從家庭醫生處得知名中醫齊聰進社區開門診,第一時間進行了預約。葉女士介紹,自己備孕多年未果,看過不少醫生,聽說過齊聰教授在婦科疾病方面經驗豐富,這次特地進社區來給大家看病,齊聰教授給了她不少有效的建議。

「齊教授的號特別難掛,想不到我一來就能看到,而且等待時間非常短。我們上班族過來非常方便,她講的時候也非常耐心細緻,讓我知道了很多細節知識,我們社區能請來這樣的名中醫,我覺得非常好。」 葉女士說。

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 天天要聞

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 天天要聞

齊聰教授介紹,自己在就診過程中發現,不少女性有嘗試做試管嬰兒的打算。需要提醒的是,可以在做試管前,花上兩、三個月時間調理卵巢功能,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這樣對經濟、心理壓力都能夠有所緩解。

「針對患者卵巢功能不好的情況,我們中醫可以通過補腎健脾養血,再加上外置打針灸來提高卵巢的功能。卵巢功能提高了,在試管嬰兒方面,它主要表現為卵子的質量變好,卵子的數量提高了,胚胎的質量就會更好。懷孕就像是種子和土壤的問題,通過改善內膜,大大提高了試管嬰兒的妊娠率。試管嬰兒大家都知道。費用做一次在3萬元到5萬元,失敗的話,對於患者來說,她的經濟、家庭和社會壓力都非常大。我們中醫還有一個在試管前的預處理,在試管前先吃中藥,三個月以後再去做試管,這個效果也明顯好於沒有處理過的。」齊聰教授介紹。

齊聰表示,名中醫下社區的做法,不光是造福社區百姓,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帶教社區醫生,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共享給社區醫生,讓社區醫生在言傳身教的學習中能夠在特定的領域更加擅長,這對社區百姓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好事。

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 天天要聞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 天天要聞名中醫「下社區」,市民在家門口就看上了「一號難求」的專家 - 天天要聞

目前,中心在每周一、周五全天、周四上午,中心開元坊分站在每周三上午都開設婦科門診,齊聰教授也將定期開設門診,在中醫治療各種婦科疾病方面為百姓提供診療。希望通過三級醫院與社區聯動,名中醫及其團隊下沉社區坐診、帶教,延伸中醫藥醫療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給轄區居民帶來更優質的中醫診療服務,提升社區中醫的整體水平。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著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不靠手撐地,你能輕鬆從坐姿站起來嗎?這個看似簡單「坐下-起立」的動作,已被研究證實與死亡風險相關。AI生成圖一個動作預測未來能否長壽!2025年6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簡單的「坐立試驗」評估身體機能,可預測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坐立試驗」(SRT)是一項簡單的體能...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著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