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2023年03月17日22:09:13 健康 2284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衛生健康事業關乎民生福祉。清鎮市「醫共體」建設啟動以來,通過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有效推進分級診療,讓基層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醫療中心,內六科主任楊通森正在開展一例遠程會診。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和楊通森連線的是清鎮市衛城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會診前,衛生院將患者的病例信息上傳到信息平台。平台再將信息分配到相關科室進行病例分析,然後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進行交流,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治療方案。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六科主任 楊通森:我們有處理比較困難、存在需要技術支持的可以與上級醫院聯繫。對於兄弟醫院也可以給他們建議,在當地的衛生院也可以得到及時的救治。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在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心電圖中心,醫務人員正在對各鄉鎮和社區醫院上傳的患者心電圖進行診斷分析,該遠程心電中心覆蓋了七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中心。16名診斷醫生24小時輪值,保證遠程影像診斷分析工作的正常運行。自2017年遠程影像中心建立以來,醫院遠程診斷人數逐年遞增。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心電圖室副主任技師 董婭:10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心電圖的報告,很大地緩解鄉鎮衛生院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地提高了心電圖診斷的準確率。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 郭仕倫:有急診也有平診,急診病人我們隨時都可以保障,通過電話、微信群,馬上就可以保障急診這方面,平診是在2個小時之內。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除了遠程診療服務,遠程醫療中心平台還不定期開設遠程培訓,使醫共一體的醫師們能夠及時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最新醫療資訊。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科負責人 付航:遠程醫療中心的建立對我們的醫療技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真正實現了上下聯動的醫療模式,是目前大數據時代一個新興的、非常有前景的醫療診療模式。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目前,清鎮市縣域內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已日趨完善,2022年,遠程醫療中心累計開展遠程影像診斷28170例,遠程心電診斷33364例,遠程培訓26例、培訓人數296人,遠程會診37例。「醫共體」建設的不斷推進,為當地百姓織就了一張守護健康的醫療服務網。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記者/黃雷 申雨侹 佟靜菊(實)

編輯/文卓異 責編/陳萌 審核/鄒健 終審/謝濤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清鎮市:「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路,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著用來消暑。抱著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