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因左胳膊疼痛來就診,檢查沒發現大問題,但患者還是擔心得了什麼病,左臂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肌肉骨骼問題,第二心臟問題,第三是焦慮症。
肌肉骨骼問題
常見的包括滑囊炎,肩袖撕裂,頸椎間盤突出等,雖然胳膊上的疼痛特點和部位不盡相同,但肌肉骨骼問題引起的疼痛一般都有以下特徵:
- 以刺痛或者刀割痛為主。
- 疼痛每次發作幾秒到十幾秒。
- 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僅在手臂的一部分區域出現。
- 疼痛是最主要的癥狀,發作時,斷斷續續可能會持續幾天。
心絞痛及心臟病
心絞痛也會引起左臂內側疼痛,影響的範圍比肌肉骨骼要大,常伴有肩部、頸部、背部或下巴的不適,還可能放射到前臂和手指,患者感覺整個半邊身子被石頭壓著,每次發作持續三五分鐘,超過十五分鐘少見。
根據疼痛發作的特點,心絞痛分為兩種:
穩定性心絞痛:活動時發作,例如在太冷或者太熱的天氣里爬樓梯,發作後癥狀一般都能自行緩解。
不穩定性心絞痛:可以在休息時突然發作,時間更長,疼痛更劇烈,發作頻率也更高。
焦慮症
這是目前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許多患者查了個遍也找不到胳膊疼痛的原因,最後才發現原來得了焦慮症,它主要有以下特點:
- 肌肉緊張,如果長期存在頸部、肩部、背部和手臂的肌肉緊張,漸漸發展成疼痛,這就是焦慮症的特徵,某些部位的疼痛可能比其他部位更明顯,左臂疼痛是常見的焦慮症疼痛部位。
- 過度換氣,焦慮的人長期處在緊張恐懼中,不自覺的過度的吸氣和呼氣,超過正常的呼吸功能,過度換氣可以模擬心臟病發作的癥狀,會引起左胸和左臂疼痛,嚴重時發生肌痙攣,劇烈的疼痛甚至會輻射到前臂,然而患者頻繁檢查心臟卻是正常的。
- 過度補償,患有焦慮症的人可能自己不知道,身體會不自覺地改變動作習慣,用不正常或者誇張的行為進行補償,例如坐著或者睡覺的習慣,睡覺時手和手臂的姿勢和以前不一樣,這些姿勢可能導致胳膊疼痛。
- 過度敏感,焦慮症患者的疼痛閾值降低,變得敏感怕疼,如果睡覺時壓在手臂上,或者不小心扭了一下胳膊,以前不在意的事情,都可能引起明顯的疼痛,雖然有些疼痛很快會消失,但患者往往因此更加疑病,恐懼感加重了焦慮癥狀,過分關注胳膊的疼痛,結果一次比一次痛。
心因性的疼痛往往被忽視,患者更關注身體上的癥狀,卻忽視了真正的問題出在大腦,簡單地說就是原來不疼的事情,反映到腦子裡覺得疼了,出現這種疼痛時,通常先感覺胳膊有一點似有似無的疼痛,然後緊張,接下來越來越痛,一個常見的例子,當焦慮症患者了解了心臟病發作時的癥狀,當得知心臟病發作會導致左臂和胸部疼痛,患者這些部位的疼痛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