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2022年10月06日18:09:10 健康 1842

癌症的發病主要是正氣不足,邪氣聚集,老弱病殘、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瘦弱多病的人容易發病,發病率也開始傾向年輕化。

早期患者無明顯癥狀,易誤診為胃部炎性病變,導致延誤病機,對於放化療患者來說,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和調理治療,可以迅速恢復到良好狀態,通過中醫的良好配合,可以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有4個癥狀可能是胃癌,而不是炎症,已有胃病的人,早點篩查

【腹痛】

胃癌的患者有可能會出現上腹部的疼痛,也可以出現食慾下降的表現,還有可能會出現嘔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癥狀。

另一方面胃癌細胞也可能直接侵襲到胃部的感覺神經從而導致腹痛,此時,腹痛多位於左上腹部,所以患者長期腹痛需要考慮胃癌可能。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胃部疼痛】

在胃的惡性腫瘤中,95%是腺癌,發生於胃黏膜層,我們通常所說的胃癌,胃癌疼痛一般位於上腹部,沒有規律性,服用抑酸葯也不能緩解,晚期多呈持續性劇痛等。

早期會出現胃潰瘍的疼痛特點,在餐後出現持續性疼痛,也有患者會有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癥狀。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大便異常】

胃癌患者的大便是否正常,需要結合其他情況判定,如果患者合併消化道出血,會出現黑便或者血便的情況。

也有可能會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還有大便性狀的改變,出現便秘或者大便次數增多,稀爛便、排糊狀便等。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胃炎、肝硬化合併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等,在這些大便癥狀出現後,應儘快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找到胃癌的具體部位,並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避免自行盲目用藥。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腹部摸到明顯腫塊】

胃癌晚期腹部有硬塊,可能是腫瘤種植到了卵巢、出現了肝轉移,也可能是粘連性腫塊、腫瘤侵犯了腹膜,隨著時間的增加腫瘤體積也會明顯增大,所以查體時候會發現左上腹有腫塊的存在。

胃癌早期能治癒嗎?

一般早期屬於良性的腫瘤,組織來源於細胞分化,形態正常,屬於分界清楚,早期的胃癌完全能治好,因為早期胃癌只要經過正確的治療,它的治癒幾率是在85%至90%以上。

可以整塊切除,同時還需要整塊切除胃周圍的淋巴結,在肺癌的早期且無癌細胞轉移的情況下,可通過手術方式治療,手術後期採取放化療。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怎麼預防胃癌出現?

飲食方面要注意

現在生活工作壓力大、節奏快,很多年輕人不吃早飯、三餐不規律、暴飲暴食等,這些都會對胃產生極大地負擔。

人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比如葡萄、獼猴桃、蘋果等水果,患者平時還需要遠離熏烤和腌制類食物,也不宜暴飲暴食,當出現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後還需要及時就診,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治療幽門螺桿菌

多項研究證實,胃癌的發生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密切相關,預防胃癌,可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必要時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定期體檢

出現上腹部不適或者有慢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癌前病變的患者要定期做胃鏡檢查,積極治療。

40歲以上如果從未做過胃鏡檢查的人,強烈建議進行檢查,如果檢查沒有問題,則可以每3到5年再做一次胃鏡檢查。

胃鏡是目前臨床上常用檢查胃癌的方法,如果有胃癌,做個胃鏡都能發現癌症,比彩超、CT、磁共振檢查都看得較為清楚。

消化科大夫提醒:這4個信號是胃癌,不是胃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腦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老年痴呆,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種。它悄無聲息地侵蝕著患者的記憶與認知,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 天天要聞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天氣漸漸轉熱,不少人趁著天空放晴,開始整理衣櫃,將衣物進行「大換季」。近日,來自杭州的沈大姐趁著前兩天天氣晴好,她休息在家,便開始了「換季工程」。豈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病倒了,體溫最高到了40℃。正當大家以為是累得病倒的時候,卻查出是肺「發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