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8400個細菌?你是合格的夏日「吃瓜群眾」嗎?

2022年06月28日17:59:01 健康 1510

熱҈熱҈熱҈

不少人已經開啟「空調+冰西瓜」的模式

西瓜冰鎮,一口下去

甘甜爽口,沁人心脾

一口8400個細菌?你是合格的夏日「吃瓜群眾」嗎? - 天天要聞

但!是!

此前有網友曝出:

因捨不得扔隔夜西瓜

竟吃出休克、小腸壞死,險些喪命?!

還有人說

吃隔夜冰西瓜

等於一口吃下8400個細菌?!

手上的隔夜西瓜瞬間不香了……


「8400個細菌」的瓜還能吃嗎?

熱搜話題的數據來於央視《健康之路》中的一個實驗。視頻中,實驗室對多種切西瓜的方法,進行了細菌培養實驗。實驗人員用普通切肉的菜刀切取西瓜,封上保鮮膜隔夜保存後檢測西瓜面,檢出每25克有8400個細菌,也就是336個/克。

但吃下「8400個細菌」並不等於會吃出問題

關鍵在於是否有致病菌

↓↓↓

巴氏奶的菌落數上限10萬,口腔內有上億微生物,乳酸菌飲料每毫升樣品中含菌量有1億個,就連標準較高的嬰兒奶粉也不是「無細菌」,只要所抽檢的5份奶粉中沒有樣品的細菌總數超過10000個/克,而且最多只有2個樣品的細菌總數超過1000個/克,就是合格的。

我們不能對西瓜太嚴格了

它只是一個瓜呀

一口8400個細菌?你是合格的夏日「吃瓜群眾」嗎? - 天天要聞


西瓜如何安全過夜?

瓜不是越冰越好!

一個好的、完整的西瓜,內部基本上是無菌的,冷藏隔兩夜也沒關係。

但切開的西瓜沒有了瓜皮的保護,就可能出問題了。

如果西瓜在切的過程中污染了致病菌,如常見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即便不隔夜也可能會導致食源性疾病。

所以想讓西瓜安全過夜必須做到:

1、生熟分開、洗凈切瓜、包上保鮮膜及時放冰箱。切西瓜時,一定要事先把案板、刀具和瓜皮清洗乾淨。

2、保鮮膜能夠把西瓜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隔離開,避免二次污染;放進冰箱則可以降低細菌的活躍度,讓它們生長得慢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冰西瓜營養會打折扣。常溫時西瓜的番茄紅素和β一胡蘿蔔素比冰鎮西瓜高出40%和139%。

一口8400個細菌?你是合格的夏日「吃瓜群眾」嗎? - 天天要聞

如果想讓西瓜更涼一些的話,可以放冰箱冷處理,溫度調到5°C一6°C,時間最好不超過兩小時,這樣既解暑又不傷脾胃。


健康「吃瓜人」

吃瓜要注意這些禁忌?


打開後的西瓜,如果切面出現了變質、不新鮮的情況,很多人挖掉壞的地方繼續吃。

其實這並不安全,細菌等微生物並不會只在西瓜的表面繁殖,如果西瓜表面的果肉已經腐敗變質了,很難保證毒素沒有擴散到西瓜內部,畢竟很多微生物細菌並不是人肉眼可以觀察到的。

因此專家建議直接將全部西瓜扔掉。

不僅如此,下面幾種情況,更要多注意!

1、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糖尿病人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經期中的女生不宜食用。女生經期中體質比較虛弱,免疫力降低,最好不要吃西瓜這種寒涼之物。

3、體虛胃寒的人不宜多食。西瓜屬寒涼之品,體虛胃寒的人食用過多的話,會導致腹脹腹瀉、食慾下降、積寒助濕。

4、腎功能不全者不可食用。腎功能不全者,其腎臟對水的調節能力明顯降低,對進入體內過多的水分,不能調節及排出體外,致血容量急劇增多,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一口8400個細菌?你是合格的夏日「吃瓜群眾」嗎? - 天天要聞

記住以上這些小貼士

這個夏天

就可以放心大膽做吃瓜群眾啦!


來源:健康成都官微

編輯:子涼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 天天要聞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通訊員 繼華 范學勇「施救落水兒童是舉手之勞的事,救死扶傷是我們每一個醫生應盡的義務,相信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談起兩天前施救落水兒童的事,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陳愛東謙虛地說。6月9日中午12時許,像往常一樣,陳愛東下班後沿著河堤不緊不慢地往家裡走,就在快要...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曾是一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困擾的患者。那些日子裡,痛苦癥狀、癌變擔憂、生活質量低下以及焦慮抑鬱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讓我幾乎陷入了絕望的深淵。然而,幸運的是,我最終遇到了「五駕馬車」康復方案,重獲健康和希望。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康復之路的點點滴滴,以此感恩那些幫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和事...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你這是在慢性『自殺』啊!」醫生李建軍一邊檢查,一邊搖著頭說。事情還得從端午節說起。我們的主角王大海,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平日里工作繁忙,難得有個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小王工作公司的樓下有一家水果攤,他一休息就去水果攤買東西。每一次小王來,水果攤的老闆小張都熱情歡迎小王,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的,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聊的很開心。小王剛到攤前,小張迫不及待的跟小王分享剛來的當季櫻桃,說罷就把櫻桃往小王手裡送。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 天天要聞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6月13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網傳「醫院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發布情況通報,經核實為該院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新病區啟用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深表歉意。以下為通報全文:6月12日,相關網路平台視頻發布了「南通某醫院一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經核實,該視頻為我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為記錄科...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有哪些消暑誤區需要規避?一起來了解。誤區一:消暑主要靠空調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離不開空調。事實上,長期在空調帶來的恆溫下生活,身體的溫度調節能力、免疫力都會降低,一旦置於高溫環境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近期,北方高溫持續發展。6月9日以來華北東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天氣過程,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共有42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8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我們該如何應對防護?以下這些防暑指南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