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139:宋公明欲拒還迎,你就別欲擒故縱了


前幾天,偶然看到一個訴苦吐糟的帖子,是抱怨自己親媽的:

她說自己是個孝順懂事的女兒,時常會給媽媽錢,三千兩千,三百五百的,但媽媽從來都是給了就要,一句推辭沒有,讓她很有點微詞。這兩年,自家境況越來越不好,但她依舊堅持給媽媽錢,媽媽也依舊毫不客氣地接著。最近一次,她都沒多少錢了,都是十塊二十塊的湊了三四百給媽媽,也說了自己的難,可結果,她媽媽還是沒有半句推辭。她實在是太傷心了:自己的媽媽啊,怎麼就不知道心疼、體諒女兒呢?怎麼就不能,別要女兒的錢了呢?

下面評論紛紛批評媽媽,但我卻覺得,這個女兒有點意思。

那錢並不是她媽媽要的,是她主動給的,但她希望媽媽堅決不要。如此,既彰顯了作為女兒的孝心懂事,又什麼都不損失,真是太完美了!不料她媽不配合她,不跟她表演她心中寫好的劇本,她騎虎難下,唯有憋氣鬱悶。

一個普通人,用得著這麼難為自己嗎?跟親媽還戲精上身嗎?


話說,那些裝模作樣,那些口是心非,那些欲拒還迎,都是政治家們的手段好不好?他們才需要做足場面,他們才需要既當又立啊……

在北京大名府城外,攻城的梁山軍馬勞而無功,加上天寒地凍,大軍越加困難。

這一夜宋江忽然夢到了晁蓋。晁蓋告訴他,你百日之內有血光之災,趕緊退兵吧……宋江醒來後,便跟吳用說起這場夢。

吳用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退兵吧。等到明年春暖雪融,再來攻城不遲。

作為軍師,吳用已經鮮明表態了,沒想到宋江卻又猶豫了。

他說,軍師所言極是。但盧員外石秀兄弟此刻還在大名府的大牢里,度日如年,我們就這麼回去,人家害了他們性命怎麼辦?唉唉,這真叫進退兩難啊!


宋江其實是想退兵的,不想退兵他又何必跟吳用說起這個夢?既然說了,就是想讓吳用說出「退兵」之言。

然而當吳用一點沒猶豫、按照他的想法給出他想要的建議時,他卻遲疑著不肯接受了,說我們再看看,再想想,再商議一下……

為什麼呢?

宋江是誰?他是「義氣深重」的宋公明啊!是有情有義的及時雨啊!

眼看著還有兄弟在城內牢房中、生死由人、命懸一線,他如果,這麼輕易就退兵了,豈不是,顯得忒也無情了?

怎麼也得猶豫個三兩天,怎麼也得等著大家三催四請之後,到了實在「不得已」的時候,再下令退兵,才是順理成章,才能問心無愧。


現在,還只有一個「晁蓋顯靈」和一個軍師建議,實在是太不夠了!嗯,最好再來兩個大將捧場,來幾個士卒請願,那時,退兵的理由就無懈可擊了,宋江就對誰都有交代了:不是我宋某人不愛惜兄弟不講義氣,不是我要將兄弟棄之不顧,是形勢不允許,是眾望所歸,你看,連死去的領導都看不下去了……

然而,宋江還沒等到大家的紛紛建議,第二天自己驟然就病倒了。病情還無比嚴重,很快就一病不起了。於是,「軍師吳用傳令諸將,權且收軍罷戰回山」,吳用以主帥病重為由下令退兵,宋江雖然如願躲過了責任,卻也受到了身體的嚴重懲罰。

誰讓他演戲演上癮了呢?


當然,我們也得理解宋江,干政治、混職場,那是生死搏命,那是利益攸關,無論是誰,難免都要有點言不由衷,時不時要主動被動地演個戲,拼一下情商智商,這也實在沒辦法。

人生如戲,就是一場欲拒還迎。

只是,跟自己家人、親友相處,又不是爭權奪利,還是放下偽裝吧。如果非要裝模作樣、還要欲擒故縱,然後還因此吃虧了,吃虧後還鬱悶了,那就是,活該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