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事情還挺有意思的,但了解了紅山動物園之所以會開放認養的原因,才知道這背後的心酸。
01
首屈一指的動物園,竟窮得揭不開鍋?
原因很簡單:沒錢了。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這間被業界視為國內最好的動物園,竟然會窮得揭不開鍋?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自負盈虧」的公益性質的動物園,紅山動物園80%以上的收入來自門票。
然而這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動物園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收入。
收入銳減,但動物們還要繼續餵養著,這裡生活著來自世界各地260多種,3000多隻的珍稀動物,可想而知是一筆多麼巨額的支出,這使得他們入不敷出。
不得已之下,為了自救,動物園開放了動物認養,還做起了直播。
這也不是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第一次出圈了。
早在2020年,紅山動物園園長沈志軍曾做了一場時長30分鐘的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
「有人說疫情後會有報復性出遊,可我等了三個多月,還沒有多少人來報復我」。
因為這句「求報復」,沈志軍成了有名的「網紅園長」。
2020全年,紅山動物園一共虧損了3000多萬,佔到往年收入的40%。
當時,沈志軍掙扎許久,決定先扣掉自己和員工半年的績效,優先保障動物們的生活。
扣下績效的後果就是大量員工離職,那一年,有20多個員工離開了動物園。
而留下來的員工們,可以說是「為愛發電」。
今年10月底,南京疫情告急,聽說要封控,飼養員們二話不說,連夜收拾了東西,搬進了動物園區里住,只為了保證可以正常餵養動物,不讓它們餓肚子。
儘管人手不足,工作比起以往也更加辛苦,但他們依然用心地照顧著動物們,從直播里可以看出來,動物們和飼養員之間的關係都很好。
而在疫情最困難的時候,紅山動物園的票價依然是40元,這個價格維持了11年之久。
不僅如此,紅山動物園還是國內第一家取消動物表演的動物園。2014年,他們又取消了動物投喂。
儘管他們知道,這些都是除了門票以外,動物園最大的收入來源。
但沈志軍曾說過:「如果動物不想見人,那人就見不到動物,任何生命的意義,都不在於被他人觀賞。
動物園,也不是花錢看動物的地方,而是學會看待動物的地方。」
在這裡,首先是動物們的家,其次才是人們來這裡學習和被科普的動物園。
尊重動物、保護自然環境,是紅山的核心理念。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被熱議的動物園——廣州動物園。
許多遊客發現,這裡的動物似乎帶有一些「憂鬱」,還有的動物存在著「刻板行為」。
這麼一看,動物們確實有些可憐。
有人開始質疑「廣州動物園」是否存在虐待動物的現象。
但這個會給黑猩猩煲湯喝的動物園,真的存在虐待動物的現象嗎?
很快,事情真相出來了——原來,廣州動物園的動物們,有相當一部分,是從馬戲團救助出來的。
因為在馬戲團長期被訓練、虐待,因而出現了嚴重的刻板行為。
傷害動物的,並非動物園,而是
——虐待性動物表演。
02
動物表演有多殘忍?
在十多年前,動物表演是很普遍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卻不知道,這些表演,幾乎剝奪了動物們的生命和自由。
舞台上,黑熊像人一樣站立,還會跳繩:
它們是怎麼學會站立的?
馴獸員會將鐵鏈緊緊拴在黑熊的脖子上,使得它們無法坐下、躺下:
只能一直掙扎著站立,直到形成習慣:
訓練中,它還會面臨隨時打下來的巴掌和棍子。
為此,它們只能乖乖聽從馴獸師的指令,這樣才能勉強不挨打,還能得到一點躺下休息的時間。
因為被迫長時間站立,所有的體重都壓在後肢和腰上,導致有些熊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只能在痛苦中度過餘生。
舞台上,老虎乖乖地站成了一排,根據馴獸師做出各種指令。
像老虎這樣的猛獸,怎麼會這麼聽話?
因為在台下,稍有不聽話的,就會挨打,被打到聽話。
它們日復一日地訓練著:
本是森林之王的猛獸,被囚禁在牢籠中,任憑人類蹂躪:
它嘶吼、咆哮,但身後的人類不顧它的憤怒和絕望,肆意按著它的頭,拖曳著它的尾巴……
為什麼它們不反抗,因為牙齒早已被磨平,甚至被拔掉……
即使是訓練結束後,動物們也只能活在狹小閉塞的籠子里,沒有任何正常的社交和玩耍時間:
連吃飯、喝水,也只能在籠子里排隊等待。
排在後面的,還會面臨食物和水被搶完,只能餓著渴著的處境。
舞台上,大象熟練用鼻子里的畫筆,畫出了栩栩如生的油畫。
可為了學會這些畫,它們必須忍受數月的虐待,才能學會如何適應被強塞進自己鼻子里的刷子,並學會去抓刷子、畫直線、畫小樹……
(大象畫畫的工具)
作為群居動物,在它們還是象寶寶的時候,就被強行從母親身邊帶走了,從此見不到家人,失去精神依靠。
等待它們的只有一個狹小的棚子,小到只能站著,連續一周不能吃飯,更無法睡覺。
馴象師就會用鉤子狠狠扎在它們的皮肉上,還用棍子毆打它們全身。
這一過程,只為了讓它們完全屈服於馴象師。
除了畫畫,大象還要學會各種各樣的表演,踢球、跳舞、站立、用鼻子駝人……
這背後依舊是大量的訓虐,只要一出錯,就會被訓象師手中的鐵鉤,狠狠擊打。
甚至當著遊客的面,訓象師也會毫不留情地對大象施加暴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聽到皮開膚裂的聲音,還有大象痛苦的慘叫聲 ......
而他們手中的鐵鉤,長這個樣子:
「馴象師只把它們當作賺錢的工具,為了在最短的時間掙最多的錢,我見過很多象是活生生被折磨死的。」
(傷痕纍纍的大象)
就如央視新聞所說,本該威風八面的老虎卻像個病貓,本來膘肥體壯的黑熊卻渾身病痛,本應發個怒都可使地動山搖的大象卻被折磨得體無完膚……
這類虐待性的動物表演,讓人痛心疾首。
台前越是精彩,台後就越是殘酷。
這也是為什麼2010年7月國家林業局就下發了《進一步規範野生動物觀賞展演行為》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野生動物與觀眾零距離接觸、虐待性表演。
同年10月,住建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要求各地動物園和公園立即停止所有動物表演項目。
2013年7月,住建部又發布《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其中明確提出要在動物園杜絕各類動物表演。
而全國各地的動物園,也在國家的號召下,逐漸開始拒絕和取締虐待性表演。
03
「動物園是生命與生命對話的地方。」
沈志軍曾經在文章里寫下這句話。
今天的紅山,被譽為「動物福利待遇最好的動物園」,也實現了由傳統動物園向現代動物園的華麗轉身。
成功轉型的背後是沈志軍和他的團隊十餘年如一日的堅持與探索。
在很久以前,動物園是人們觀賞動物的地方,現如今,隨著動物保護的觀念和意識不斷深入人心,動物園的意義也在不斷轉變。
這裡,是動物的家,它們是「主人」,人類為「客」。
這裡,也是人類被科普,被拓寬動物和大自然知識的場所。
在這裡,生命皆平等。
然而,關於動物保護,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至今,還有一些地方,依然將動物圍困在牢籠中,在持續進行著動物表演;
還有一些人,依舊認為人類凌駕於動物和自然之上;
當然,也有人在用著自己微弱的力量,拼盡全力地保護著動物們。
在湖北恩施州,有一座「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園」——鳳凰山森林動物園。
比籃球場大一點的場地,「老弱病殘」的動物們,10元的票價,就是82歲的老人羅應玖,守護了半生的動物園。
而這裡的動物,沒有什麼新奇的物種,有的孱弱多病,有的年歲已大,比如少了一隻前掌的黑熊,以及被遊客相機閃光燈閃瞎的猴子。甚至還有肉豬和流浪貓狗。
它們大多數是羅爺爺從市場和動物園裡搶救回來的……
羅爺爺是動物園的採購員、搬運工、清潔工、售票員、獸醫,是講解員,也是送葬者……他就像一個大家長,悉心照料著這裡每一個動物的一生。
即使這花掉了他大半生的積蓄和退休金,即使經營困難,但無論被問起多少次,他都拒絕賣掉動物:
「只要有我一天活著,動物就有一口吃的。」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羅爺爺的動物園很破舊,沒有所謂的「看點」,但這裡,充滿了人與動物之間寶貴的溫情。
會有人問,既然要保護動物,那為什麼要有動物園存在,將動物放歸大自然不是更好嗎?
其實,現代動物園在不斷變革,不僅僅是能讓人類近距離了解和認識動物的窗口,對於保存物種和動物保護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野外壞境已經不適合它們生存,而動物園的專業人士,會幫助這些動物繁衍生存。還有一些救助回來的動物,已經喪失了野外生存能力,動物園則保證了它們的生存。
隨著設施設備的不斷完善,飼養管理水平的提高,現代動物園比早期動物園承擔著更大的使命,物種還在,希望就在,物種多樣性就能延續,這就是動物園存在的意義之一。
我們也許無法像羅爺爺一樣,為動物奉獻一生。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力所能及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去買票支持這些保護動物、尊重動物的動物園。
羅爺爺說:「動物在世界上生存,需要我們人類去保護它們,不讓它們挨餓,給它們肉、香蕉、蘋果……和它們相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沈志軍說:「這是沒有盡頭的一條路。一直走下去,我們永遠在路上,我相信會越做越好。」
動物保護納入規整,也是我們一直在支持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