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高校大學生「花式遛狗」,造型各異,網友:真被憋「瘋了」

不知不覺間,疫情已經持續了近3年的時間,期間斷斷續續,反反覆復。

也正是因為疫情的出現,對大家的線下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很多線下活動轉為線上,線下教學也轉移至線上,漸漸地,大家已經逐漸習慣線上進行各項工作。這雖然也算是改變,但更多的是無奈。

對於高校學子而言,相信大家的體驗會更加深刻一些。

以往沒有疫情的時候,大學生是可以隨意出入校門的。那時候想吃什麼好吃的,玩什麼好玩的,只要計劃好了,就能夠立馬實現。

但是如今,為了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很多高校都實施了封閉管理,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想要輕易出入校門根本不可能。

所以,大學生們就只能在校內進行各項活動。

有時候,大家學累了,或者感覺無聊了,就會去操場上散步。

當然,校園中散步還是和校外的散步有較大的區別。比如校外散步就有可能一邊散步一邊遛狗,比起獨自一人散步,又多了幾分樂趣。

那麼在校園中能否實現「遛狗」呢?

別急著否定,因為還真有人實現了。

位於山東的臨沂大學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群大學生在夜間的時候會前往操場散步,不過和其他大學生不同的是,他們的手中多了一條繩子,而繩子的另一端便牽著一條會發光的「狗」。

不過這「狗」並不是真狗,而是心靈手巧的同學們自己用硬紙板製作的「狗」,然後在紙板狗周圍粘上發光的霓虹燈,一條「發光狗」就順利誕生了。

不得不說,同樣是夜晚在操場散步,別人只能默默地走著,而你手中卻牽著一條「發光狗」,那場面相當拉風啊。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不一定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畢竟當一個群體出現「異類」的時候,大家剛開始都會用審視的眼光去看他,所以就難免會出現嘲笑的情況。

但是,當大家看得次數多了之後,就有可能會有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從操場上第一次出現「發光狗」,到後來操場上的「發光狗」隨處可見,前後也沒用幾天時間。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大家認為遛「發光狗」很新穎,而且也很吸睛,讓原本單調乏味的封校生活又多了幾分樂趣。

漸漸地,大家就不再認為「發光狗」是另類,於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了遛「發光狗」的群體之中。

隨著相關視頻在網路上曝光後,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和熱議,其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評論,讓人哭笑不得。

「封校的時候老師說,和花花草草聊天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花花草草搭理你了你一定要告訴老師」

「已經出現人傳人現象了」

「大學生都好有素質啊,還會栓牽引繩。」

「封校後遺症」

「們精神狀態真的已經這樣了嗎」

不得不說,這種「花式遛狗」也是封校大環境下的無奈之舉,只能說是苦中作樂吧。不過,從這件事中還是能夠感受到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沒有選擇抱怨和逃避,而是不斷適應新的環境,不斷創新來改變當下的狀態。

最後,希望疫情能夠早日過去,希望各行各業都能早日恢復以往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