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自己處於高能量狀態?

好多人總想著做加法,想要學的技能有很多,目標很多,想要兼顧家庭的事情的很多……

殊不知,其實做減法,才是幫助我高效率生活,減少焦慮的最佳辦法!

1、減少計劃目標數量

太多的目標只會分散你的注意、精力,在「意志力」本就有限的前提下,10件事情,每件事情分散1點注意力,結果就是每件事情都做的不好。「做不好」這個消極反饋,會直接影響你的狀態。

這也是大多數人時不時就沮喪的原因。事情(目標)多了煩,每件事情都進度很慢豈不是更加煩,壓力也就多,壓力多了就會喘不過氣emo。

2、減少獲取信息的類型

人在大量獲取不同類型且全新信息的時候,容易陷入「成長錯覺」。感覺每一個都是乾貨滿滿,可結果呢,就連一個前幾天看過的常識科普都記不太清楚。大量的不同類型信息,很難與自身原有知識體系產生聯繫,從而形成記憶,並且在極少應用的情況下,這些記憶遺失會非常的快。毫無意義,還浪費時間。

所以想學什麼,那就多獲取某一兩個領域的知識即可,減少其他信息的干擾。

3、減少生活小事的思考時間

明天穿什麼衣服、買什麼吃的、做什麼飯菜、幾點洗衣服、幾點洗澡、過會再洗碗……『在我看來這些思考太損耗精力了,還經常耽誤事。

降低了做事效率、時間利用率,還容易形成一種「拖拉、猶豫,甚至軟弱的性格」,因為反覆猶豫的習慣,會磨掉你的行動力、勇氣。

明明有很多的解決方式:

衣服猶豫,那就直接統一風格,只要不醜,沒什麼好丟人的。
吃飯猶豫,那就寫下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直接輪流。
幾點洗衣服洗澡洗碗等問題?現在去做了不就解決了?
比較重視穿著?那就記下組合搭配,直接輪流穿別猶豫……

4、減少想做某事的「成本」

以下是常出現的,自製「阻礙」。
①攻略型阻礙:想學拍視頻,先看很多攻略;想跑步,先看很多燃的視頻和攻略;想看書,就看很多的書籍推薦……
②儀式型阻礙:想要周六日學習、辦公,必須整理好桌面,擺好電腦,照個鏡子、發個朋友圈、看看朋友圈文案……
③設備型阻礙:要跑步了,得認真挑選鞋子;要學拍攝,得選仔細設備;想學英語,認真選教材、課程、軟體……

少看攻略、乾貨,少看輔助工具,先行動,遇到問題再找問題。

一件事情會遇到n+1問題,你需要做的就是先從1開始。

放大問題數量,會形成心理阻礙,望泰山而卻步;

減少問題數量,一覽眾山小,履如平地,路遠點罷了。

5、減少長遠思考

我覺得當下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真的不缺長遠的眼光,都能夠明辨將來要是有哪些能力會有不錯的發展。缺乏的是注重當下的生活,每天的生活,一天的行動。

多數人所謂的長遠思考:我今年要……(省略100字)…基本沒怎麼實現對吧

多注重短期內的事情:本月得完成……;本周有幾個重要的事情必須做;今天我必須要……

人的價值就像果子一樣有它的季節。

——拉羅什富科

不要在盲目地攀比中失去自我,也不要在無謂的焦慮中止步不前。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開花結果的季節,都將迎來人生價值的高光時刻、收穫屬於自己的「結果季節」。

長遠的事情,很大很空洞,很多變動;

我們能夠掌握的只有現在。

減少能量的不必要消耗,才能保持高能量水平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原味十二:

疫情的這幾年都很難,加上中國現在是勞動力激增競爭力激增的時代,註定不易。

大家可以留言你們的困難、不易的事情,我們相互鼓勵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