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全喜從小就守在父親身邊,親眼所見父親用平凡的草藥治好了無數病人。當時鄉里流行性腦膜炎爆發,父親用草藥平息了疾病,將病人幾次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讓梅全喜對中醫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立下了行醫濟世,救死扶傷的志向。
於是他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志願,每日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當國家恢復高考後,功夫不負苦心人,他終以全校第一名的佳績考上了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正式開始了系統學醫之路。
本來他是想子承父業的,但是因為高考成績中他的化學成績特別突出,於是學校將他遴選到了中藥系學習中藥,雖然沒有如願當上醫生,但是也從此開啟了他的中草藥研究之路。
在大學時期,梅全喜憑著對中醫的一腔熱愛,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每門功課都掌握得非常紮實。
大學四年,他每門功課都成績優異,他完成了「復方蛇床子陰道栓的試製與臨床療效觀察」的研究課題,他所寫的兩篇學術論文,被發表於國家級的專業刊物上,這讓他對今後所走的道路一下豁然開朗:「既然做不了華佗,那麼我就當李時珍吧!」
大學畢業後,梅全喜分配到了湖北薪春縣李時珍醫院,進行製劑工作。他到醫院報到的第一天,專門前往李時珍陵園拜謁了這位偉大的醫聖,決定以李時珍為榜樣,一定要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醫藥方面有所建樹。
梅全喜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開始潛心鑽研艾葉,為此付出了3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他將自己的畢生心血寫出了一本專門論述中藥艾葉的藥學專著《艾葉》,還先後主編出版了《艾葉的研究與應用》《艾葉百科系列叢書》等多部有關艾葉的書籍。
在國內外醫藥期刊雜誌上發表了《艾葉的DNA條形碼鑒定研究》等30多篇頗有影響的艾葉科研論文,並且是他最早對「蘄艾」的優質性和道地性進行了論證。
在他的艾葉專著中,尤其是《艾葉百科系列叢書》一經出版發行就深受國內艾葉和艾灸愛好者的歡迎,在5年內連續多次進行過重版印刷,但是仍然供不應求,經常脫銷。
《艾葉百科系列叢書》還出版發行了英文版,為中醫藥知識走向世界,普及到『一帶一路』國家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