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翻車」,網友怒斥:做愛國生意、為流量無底線,狼子野心

司馬南在網上頗有人氣,他的每條動態點贊量都高達上萬,他的每個觀點被人讚美和推崇。

自從他在網上聲討聯想,和柳傳志正面對抗後,他彷彿化身為正義使者,成為了對抗資本和不合理情況的代言人。

他懟過莫言、批評過楊絳,直到他將批評的對象轉移至「拿中俄歷史說事」的人,稱應將這些人「格殺勿論」。這一言論,激起網友內心憤慨,司馬南突然「翻車」,各種惡評紛至沓來。

其實,司馬南是個爭議性較大的人,有人擁護,有人嘲諷,但第一次有如此大規模的討伐之聲。司馬南或許真該反思自己了。

有網友怒斥司馬南為老漢奸。

漢奸這個詞毫無疑問是貶義詞,指出賣國人和國家的人。

對司馬南頗有微詞的人認為,司馬南在和平年代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批判者,在戰爭年代,就是赤裸裸的漢奸。

漢奸通常是兩面派,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漢奸是牆頭草,哪裡吹風往哪裡倒。他們不論事實,沒有真正的觀點,更不會有屹立不倒的信念,他們心中只有利益。對自己有好處,背叛曾經信誓旦旦的諾言,那也是家常便飯。

網友對司馬南用盡難聽辭彙,還稱他「為了流量,連臉都不要了」。

言外之意,司馬南為了博取流量和關注,毫無底線蹭熱度,不顧良知評論與發言。在他批評莫言和楊絳的時候,有人就說,司馬南是誰有熱度就蹭誰。

還有人這樣評論司馬南,「一句格殺勿論徹底地暴露了夾頭心懷叵測的狼子野心」。

「格殺勿論」這個詞太過激烈,在和平與發展為主旋律的時代,任何場合使用這個詞語都不妥當,還會給人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這個詞戾氣太重,對生活在同一熱土上的同胞宣傳這種思維,讓人的確膽戰心驚。

還有人說,「早就發現這傢伙有問題了,這傢伙就是反人類的主要組織者」。

「反人類」這個詞有些嚴重,司馬南是個矛盾集合體,所說和所做相互對壘。他所批評的卻是他已經做過的或正在踐行的。

但一碼歸一碼,他應該還沒有到反人類的高度,只是混口飯吃罷了。

還有網友稱他是在做「愛國生意」,這個意思大家都懂,「愛國生意」似乎也不止司馬南在做。

以上是網友的一家之言,這是他們對司馬南的個人看法。

自從他說出「格殺勿論」這樣的辭彙時,確實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極度反感,「翻車」已是名副其實。

司馬南走到如今,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司馬南確實有才能,善於把握風口。

在自媒體的浪潮來臨時,他從傳統的「打假鬥士」轉型為自媒體從業者,深諳自媒體成功竅門,憑藉突出的口才,在自媒體從業者「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強大競爭態勢下,一騎絕塵,擁有了上千萬粉絲,卵化了多個賬號,賺得是盆滿缽滿。

司馬南和胡錫進屬於相同職業的從事者,以評論熱點事件、熱點人物為生,這是他們養家糊口的「殺手鐧」。熱點出現,司馬南大顯身手的時機就來了,他樂此不疲,喜歡在網上拋頭露面。

即便在前段時間,他已經被全網禁言了多天時間,但賬號許可權恢復後,他仍活躍起來,在網上頻繁發表意見。

我可以理解司馬南,但很難真正支持他,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我無法欺騙自己。我想,不少人也是這麼想的,因為,我們的本能會反感言行不一,唯利是圖的人。

他曾經對「漂亮國」的大肆批判,對在國內賺錢、國外消費現象的抨擊,但他被親戚「忽悠」而在外國購房,老婆孩子在國外學習生活,自己在國外努力賺錢。

司馬南的實際情況正是他在網路上大張旗鼓地聲討的對象。這種矛盾,司馬南夜深人靜時,是如何說服自己安然入睡的呢?

他口口聲聲譴責親日、親美的人,但實際情況是,他曾經大力讚美日本,樂呵呵地穿著和服,和不同膚色的外國人合影留念,大為快活。

他曾批評聯想有問題,甚至實名聲討聯想。在網上不斷發起輿論攻勢,挑起網路紛爭,樹立對立面,激髮網友的腎上腺素,浪費網路資源。

真正做實事的人,將手中握有的聯想是非的證據直接上交,交給法律途徑來解決。在網上發起口水論戰,意圖引導輿論,是對法律的褻瀆。

這些前後的反差,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我無法說服自己相信這個人,我感到這樣的人充滿著不可預知的可怕性。就像一個人對著你微笑,當面誇你的人,轉臉一副兇狠的表情, 背後惡語相向。

評論需帶著良知和善念,理性和思考力,不能只有立場,毫無個人觀點,也不能想著左右逢源。

司馬南不缺理性,也善於思考,但似乎缺少點真誠,多了些迎合與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