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為啥豆腐不能上酒桌?只有老酒友才懂

我們是禮儀之邦,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的規矩和講究。俗話說:「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是說要是拿豆腐當下酒菜,還不如拿去喂狗。作為高蛋白的美食,在酒桌上地位這麼低嗎?為什麼豆腐不能當下酒菜?這一點道理,可能只有常年喝酒的老酒友才懂,今天就帶大家仔細了解一下。

豆腐從古至今都是一道有營養的味美食物,做法也多種多樣,熬湯、炒、炸、煎、烹都是可以的,除了有營養之外,價格也非常的便宜,所以豆腐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常見。但為什麼這樣一道隨處可見的家常菜,為什麼不適合當下酒菜?

就因為這一句俗語,小編也專門請教了身邊一位常年喝酒的老酒友,經過老酒友的講解,終於明白了其中含義。老酒友表示,並不是豆腐不適合做下酒菜,「豆腐下酒不如喂狗」這句話其實有點調侃的意思,就是因為豆腐太便宜了,不符合待客之道。前面也說了,我們是禮儀之邦,待客當然要用好一點的食材,不然一盤豆腐上桌,會讓人覺得主人小氣。

到現在為止,這句話仍然是調侃意思,發展至今很多繁縟瑣碎的規矩已經被摒棄,豆腐這麼健康美味的食材,當然也可以端上酒桌當下酒菜了。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豆腐很容易解酒,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肽,所以豆腐是解酒的一道美食。你要是拿豆腐當下酒菜,就怕喝完暈了,吃完又清醒了。這樣不知不覺的,一頓酒反而會喝多了。

我們在外面吃飯喝酒的時候,也很少在酒桌上見到豆腐,很多人都研究這什麼解酒,卻不知豆腐解酒效果也很佳,但被我們忽視了,這一點資深的老酒鬼可能會知道。所以俗話「豆腐下酒不如喂狗」還有另一層一次,要是把豆腐當下酒菜,還不如不喝酒。

現在大家明白了「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含義了沒?

下酒菜固然重要,喝什麼酒更重要。喝酒首選一定是純糧酒,尤其是醬香型的白酒,酒香不上頭。比如我身邊酒友們經常喝的貴州遵義懷仁名酒遵仁台。這款酒在醬香型白酒圈有一定的名聲,因為是由遵義酒業協會專家團把控釀造,其中有曾經的茅台酒廠品鑒評級大師馮小寧、白酒國家級評委陳興希等專家級別的人物。

其原料是甄選的糯紅高粱、小麥、赤河水;工藝方面嚴格把控,以醬酒頂級工藝大麴坤沙釀造,嚴格執行12987工序,從投料釀造到出廠需要6年的時間。

這樣一瓶優級醬香酒,酒體微黃透明,醇厚均勻,空杯留香持久。入口微酸,高粱焦香、曲香、花果香匯聚,沁人心脾。

這樣一款純糧的優級醬香好酒,除了酒的品質好之外,還有一大優點就是不上頭,就算第一天不小心多喝了幾杯,第二天酒醒後也不會難受,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喝高檔白酒的原因。

當然不管是什麼香型的酒,不管是純糧酒還是勾兌酒,都不宜多飲,小酌怡情,才能品得喝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