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美國人:用牡蠣治海洋污染,既重視科技,也重視生態

在我們的印象中,科技似乎和生態是一對反義詞。


一提起來世外桃源,就一定是純農業的那種場景,男耕女織,把酒話桑麻,打坐看書,如果在那種場景下,你看到了一台現代式的電腦,就會覺得怪怪的。


我們總覺得,在鄉村的「世外桃源」中,摻雜了現代科技的元素,就破壞了那種氛圍。但聰明的美國人,卻把生態和科技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這其實也是未來我們的服務方向,那就是讓科技服務於生態,讓科技服務於環境,讓天更藍,讓水更清澈。


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我們知道,美國的沿海地區有很多城市,比如馬爾地夫,那些高樓林立的污水,有的就直接排到了大海里,但為何那裡的海水卻依然清澈?


這其中就有牡蠣的功勞。

美國的學者經過研究發現,小小的牡蠣,竟然有很強的過濾海水、清潔海水的能力。但是在過去,很多野生的牡蠣,被美國人當成了美食,大肆捕撈後成為了餐桌上的食物。


造成的影響就是海水凈化能力減弱。

而且,隨著海水中野生牡蠣的減少,那些在海水中的牡蠣礁也幾乎沒有了,沒有了這些礁石抵擋海水,於是海岸線遭到了海水的沖刷和破壞。


那如何用科技手段來治理海水污染?

我們看本文中的第一張圖片,美國人把牡蠣殼收集起來後,裝到了大的袋子里,裡面再放上牡蠣幼苗,然後拋到海水裡。


就這樣,被網住的牡蠣殼充當了「礁石」,抵擋住了海水衝擊海岸線,那些牡蠣幼苗長大後,就依附在這些「礁石」上安家,而且長大後的牡蠣還能凈化還說。


就這樣,通過這樣的「科技手段」,聰明的美國人完美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事實上,這不是孤立,我們看下面這個事兒:

早在上世紀,美國就率先進入了工業時代,那時候他們福特的T型汽車很暢銷,到了後來可以說是人手一輛。


但是,每年更換下來的汽車輪胎也有很多,時間一長,這些積累的汽車輪胎處理起來就很麻煩,如果直接焚燒,會極大的污染環境,如果扔到海里,會破壞當地的海洋生態環境。


那美國是怎麼做的?

也是因為一個學者研究發現,把廢棄的橡膠輪胎粉碎後,加入到瀝青裡面,這樣修成的柏油馬路既能增加使用壽命,又能讓汽車行駛在上面更加舒適。

還有一些歐洲的小鎮,也是把現代科技和人文生態完美結合。

因此,我們當下的鄉村振興,如果借鑒這一思路,是不是也是可行的?


我們沒必要把生態和科技割裂開來,要借鑒聰明的美國人,讓科技服務於環境,服務於生態,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愜意!

全文完,謝謝你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