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場樣本②|百強縣新風尚:年輕人在「趕集」中表達自我

風口財經見習記者 趙沖

買首飾、喝咖啡、做瑜伽、玩飛盤都可以在一個「大集」上全部體驗,是不是很新奇?近日,膠州「我和我的朋友」藝術市集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來打卡。當下,膠州這個全國百強縣裡掀起了一股「趕集」風潮,也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城市平添了幾分煙火氣。

年輕人為何喜歡「趕集」?

藝術市集是一種在特定場地展示、主要售賣個人原創手工作品的文化藝術活動,近年來正成為頗受青年群體喜愛的社交、消費新模式。當代年輕人喜歡拍照、打卡,還想要變著花樣去不一樣的地方,既有趣、新潮,又能淘到別緻的物品,彰顯自己的不同,藝術市集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年輕人閑時的好去處。

「市集不僅好玩,還能買到和商場里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特別是小眾、個性的飾品。我在逛市集的時候還碰到了很多老同學和朋友呢」。放假期間,小嘉在朋友圈刷到了「我和我的朋友」創意市集的宣傳,便和朋友前來打卡。

「我和我的朋友」市集上有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手作玻璃、藝術裝置、漫畫速滑、藍帶甜品、飛盤社群、室內露營……像這樣的市集活動,已經成為時下標榜個性、時尚的年輕人喜愛的「潮流聚集地」。在市集中,年輕人不僅可以買到潮流單品和新奇小物,還能品嘗到小眾咖啡、手工烘焙食品,甚至還能練瑜伽和欣賞音樂演出。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個藝術市集是由一家僅有三個人的工作室「一綠廠子」發起創辦的。

從藝術玻璃跨界藝術市集

阿綠201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陳設藝術品設計,她和學妹迪迪在大學期間對玻璃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畢業後成立了專註於做「玻璃」的工作室「一綠廠子」。阿綠和迪迪兩個女生主要負責產品的設計、研發。大毅負責後期的拍攝,線上線下店鋪運營。

玻璃工藝是我國的傳統工藝,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近幾十年來,由於缺乏創新力,我國一直都承擔著玻璃代工廠的角色。她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立足玻璃藝術傳承與創新,以新時代復興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使命擔當,賦予玻璃藝術多樣性與創新性內在活力。

「一綠廠子是一個美麗生活製造廠,我們希望從生活中的平凡小物出發,以與眾不同的視角結合玻璃材料的特性賦予生活一些新鮮的體驗。」設計師阿綠和迪迪帶著做藝術品的想法,設計最貼近生活的產品。她們利用純手工吹制、玻璃熱熔,彩色玻璃鑲嵌等工藝將玻璃獨特的美感最大限度地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如水杯、酒杯、花瓶、藝術擺件、戒指、耳環等等。阿綠和迪迪對記者表示,在將設計理念傳遞給大家的時候,希望啟發大家尋找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美麗,讓每個人都更會發現生活,更熱愛生活。

阿綠經常帶著自己的原創設計,往返各大城市間參與市集活動。自2020年工作室成立以來,每年都會參加二三十場藝術市集活動。其中,市集上的銷量佔全年銷量的一半以上。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她就帶著最新產出的作品前往深圳「凡幾」市集,為潮流聚集地帶去了最「中國」的作品。

聚集才是最好的競爭

一綠廠子成立短短兩年間,已經獨立策划了3場市集活動。其中,「我和我的朋友」是他們在膠州開展的第一場活動,同時也填補了膠州市藝術市集方面的空白。從確定主題、策劃活動內容、號召商家贊助,到尋找場地、招募參展商家、落地搭建,一綠廠子正在慢慢的由參展的品牌方向策展的主辦方轉型。

在膠州創辦藝術市集的過程並不一帆風順,她們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不像上海杭州這些藝術市集發展得很成熟的城市,膠州乃至青島在這個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大家的接受度比較低。」阿綠告訴記者,她最初帶著「我和我的朋友」找商家談合作的過程非常曲折,很多商家不理解為什麼要將同類型的店鋪集合在一起,也會擔心相同經濟業態的店鋪同時同地營業會流失自己的固定客源。

阿綠說,她們要搭建一個平台,把有自己調性的咖啡店和小眾設計師品牌等有獨立設計能力的店鋪集合在一起,把周末分散在各個咖啡店的人們都集合在一起。對於商家而言,不僅可以延伸消費場地,也會獲得與其他商家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拓寬消費客群,傾聽市場的訴求和需要,獲得最真實的評價,了解時下年輕人都喜歡什麼,從而改進產品,豐富商品品類,接觸更多潛在客戶,宣傳和擴大品牌影響力。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青年的精神社區。有趣的市集有神奇的磁場,能將同頻的靈魂聚在一起。提供這樣一個具有精神認同感的聚集點,讓消費者實現情感價值還有交友需求。

「我們希望形成屬於膠州的城市IP,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知名度的市集品牌。」對於店鋪的後續發展,阿綠具有長遠的眼光與策略。創意市集是城市文化傳播的載體,兼具商業價值和創意美學價值,希望膠州有越來越多的具有獨立創作水平的店鋪參與到藝術市集當中。

藝術市集會是一門好生意?

提起縣級市的消費,在人們印象中往往是步行街、百貨大樓等中低端業態,而中高端消費,往往「只存在於」消費水平更高的國家化都市中。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活躍,「網紅」與消費業態快速融合,眾多年輕人與中產階層,對消費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與期望。這時候,縣級市卻滿足不了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到經濟發達的城市消費。

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消費的提質與升級勢在必行。挖掘釋放下沉市場消費潛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有效挖掘釋放下沉市場消費潛力,藝術市集就成為縣級市年輕人消費和活動的主場地。

阿綠說,年輕人在線下觀看與試戴物品往往比在網上看圖片更加「有誘惑」。很多年輕人希望自己的衣服或配飾有故事性和獨特性,用不同的服飾彰顯自己的個性。對於小城市的原創設計品牌,普遍受限於客流量與知名度,銷售額常年不穩定。他們普遍選擇註冊網上店鋪,但網店並不是他們的銷售主陣地。當下,他們更傾向於將市集視為主要的銷售平台。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經記者調研發現,市集期間店鋪的銷售額是平時的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