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康乾盛世,其實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歷史記錄是最多的,發生的故事也是最多的。
但是在這期間,留下名字的人,無非兩種結果,要麼扶搖直上,要麼登高跌重。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活得久故事多,孩子多,女人更多。最為出名的是三任皇后,以及稱霸後宮,攪弄九子奪嫡風雲的四位嬪妃,惠宜德榮。
我其實一直不懂,為什麼是惠宜德榮,而不是榮妃在第一位?
(一)論出身,馬佳氏贏了
馬佳氏的家世很好,她的家中曾是國家柱石,甚至死後配享太廟。而惠宜德三位妃子,無一不是包衣出身,也就是伺候人的宮女。
論出身,馬佳氏贏了。
榮妃沒有準確的進宮時間,但是很多野史都說,榮妃是康熙的第一個女人,所以按照時間來看,榮妃進宮的時間,是在赫舍里皇后之前,通過八旗選秀進入了康熙的後宮。
榮妃最初沒有冊封,一直都是馬佳氏。康熙六年七月親政,九月馬佳氏生下了康熙的第一個孩子,同時是康熙的長子承瑞,那一年康熙14歲,而馬佳氏生辰年不清楚。
但是清朝選秀的年紀是13歲到16歲之間,所以馬佳氏生下孩子,年紀不過是在15歲到18歲之間。
(二)論子嗣,馬佳氏也贏了
康熙應該很喜歡馬佳氏,畢竟自康熙六年一直到康熙十六年,在十年間,馬佳氏幾乎是馬不停蹄地承寵生育,十年之內,生育了六個子嗣。
這十年間,康熙死了第一任皇后,有了第二任皇后,而馬佳氏,就是一直在生孩子。
馬佳氏的長子承瑞,在三歲的時候早夭。康熙十年,馬佳氏生下了康熙的第四個兒子賽音察渾,在蒙語的意思是強壯的男子,可是在三歲的時候還是早夭。
康熙十二年,馬佳氏生下了第一個女兒,也就是後來的榮憲公主。這也是馬佳氏一直活到成年的公主,她是一個深受兩代帝王愛重的公主,雍正甚至讓她穿龍袍下葬。
康熙十三年,馬佳氏生下了康熙第六個兒子長華,還未周歲,就早夭了。
康熙十四年,馬佳氏生下了康熙第八個兒子長生,雖然叫長生,可是長生在兩歲的時候還是早夭了。
康熙十六年,馬佳氏生下了康熙的第十個兒子胤祉,這也是馬佳氏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
十年間,康熙的十個兒子,一半都是馬佳氏生育的,可見馬佳氏的榮寵,也可嘆馬佳氏的悲哀。
或許是因為康熙和馬佳氏雙方都年幼的關係,兩個人的孩子存活率非常的低。不僅如此,康熙早年間孩子早夭得非常多,所以康熙為了保證孩子可以順利長大,將孩子送到宮外養大。
胤祉出生之前,已經有七個皇子早夭,所以康熙將胤祉交給了內大臣綽爾濟撫養。
在康熙十六年,康熙給後宮女子來了一次批發冊封,這個時候馬佳氏終於有了自己的位份,被冊封為榮嬪。而惠宜二人也是在這一年冊封為惠嬪和宜嬪。但是排位卻在榮妃之後。
論子嗣,榮嬪贏了。
(三)論寵愛,馬佳氏輸了
康熙二十年,康熙再一次大封后宮,這一次四位妃子惠宜德榮都有了身份,可是在康熙的冊封禮上,榮妃已經成了末尾。而德妃異軍突起,站在了榮妃的前面。
或許是為了安慰榮妃,太后下旨讓榮妃和惠妃一起協理後宮。
至此,榮妃的寵愛輸了。
沒有了寵愛,還有兒女。榮憲公主是康熙最喜歡的女兒,但是僅有的兒子胤祉,文武雙全。
榮妃受寵十年,此後默默無聞,直到康熙去世,雍正繼位。榮妃搬到了兒子胤祉的府上居住養老,五年後,榮妃病逝。
或許在後宮,沒有了寵愛,就什麼都沒有了,在榮妃贏了十年後,她的後半生一直在輸。
眼見四個兒子先後去世,不停生子,不停去世,好不容易養活一個,還被送到了宮外,不得相見。或許,在感情中,受傷更重的是榮妃,先放棄的也是榮妃。
榮妃,更像是最真實的后妃,我願稱之為最悲哀的一生。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