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引發的叛亂——平陽府晉藩的一場鬧劇

平陽府明朝在山西省的一個地方規劃,這裡也是明朝藩王集中的一個地區。因為明朝規定皇子封親王,成年後前往封地生活,親王的子孫除了繼承親王的兒子外,其餘的兒子都要封為郡王。不夠一座城池由於經濟和地理空間等等原因容不下那麼多郡王生活,為此明朝最後採取了分城別居的辦法,就是郡王離開自己所屬親王的封地前往另一座城池生活。

晉藩始封王是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㭎,他的後人經過繁衍,人數迅速增長,再加上皇族的生活和老百姓不一樣,很快太原城就無法給這些宗室提供生存空間了。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最後晉藩的眾多宗室只能外遷。

平陽府是山西一個地方,經濟條件不錯,因此很快大批的晉藩郡王搬遷到這裡,不過由於晉藩的內亂和絕嗣等等原因,最後平陽城剩下了三支郡王,分別是交城王、陽曲王、西河王,這三支都是第二代晉王朱濟熺的後人。

明朝的宗室是不用工作的,因為老祖宗朱元璋當年吃得苦太多,所以對待自己的子孫制定了超標準的福利待遇,只要是老朱家人就不用工作按月領俸祿。憑著這個福利,可以舒舒服服地過完一生。

按照老祖宗的規定,這些朱家子孫生活是美好的,可是現實卻很殘酷。

朱元璋當年定的待遇人口少所以容易實現,可是隨著時間發展就出現了問題,人口太多,朱元璋定的俸祿根本就無法實現,為此皇帝傷透了腦筋。

不過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皇帝和大臣們一商量決定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滿足近支,損害遠支。對於近支宗室俸祿按照規定發放,遠支地採取給一部分俸祿,然後剩下的給大明寶鈔支付。

這個大明寶鈔在朱元璋時代還算值錢,可是一百多年後就成了廢紙,實際上遠支宗室都被降了俸祿。

西河王府的奉國將軍朱表寨是明朝宗室第五級別的,俸祿一年六百石,按理說生活無憂,可是他是遠支宗室,作為晉王的後人和皇帝一脈差得太遠,經過七零八落的剋扣,到手的糧食沒有多少,由於老祖宗規定不能工作,為此他只能尋找其他的方式發財致富。

朱表寨找到了陽曲王府的鎮國中尉朱知燋和朱知戒(有火字旁,打不出)商量怎麼生活?畢竟現在俸祿發放一年不如一年,再這樣下去大家都要餓死。

朱表寨的意思是大家找個活路,怎麼能掙錢。沒想朱知戒聽了馬上提議既然朝廷不管咱們,那咱們就不要聽朝廷的,乾脆落草搶他娘的。他的一番話把朱表寨嚇了一跳,畢竟這可是犯法的大事,一旦被自己的上級西河王知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朱表寨害怕西河王,朱知戒為什麼會提出搶劫,他就不怕陽曲王處理他嗎?朱知戒還真的不怕,因為此時根本就沒有陽曲王,早在正德年間陽曲王就被廢了,所以朱知戒根本就不怕有人懲罰自己。

朱知燋一看朱表寨猶豫,由於馬上拱火表示大家都要餓死了,西河王爵位高不用發愁,咱們這些低級宗室誰管啊,你要是害怕,自己和大哥干。

一聽朱知燋的這番話,身為長輩的朱表寨(表比知大一輩)馬上表示既然活不了也顧不上什麼郡王了,大家一起干。

朱表寨三個人制定了搶劫計劃,可是三個人肯定不行,為此他們又找了一個宗室,這個宗室名叫十哥,他是陽曲王府輔國將軍朱奇潭的兒子。

既然是宗室為什麼沒有名字?原來朝廷規定宗室子孫名字必須要由朝廷賜予,然後登記在冊,這才能領工資。不過朝廷為了防止這些宗室濫生謀取利益,制定了嚴格的生育計劃,對於宗室非法生育的子女不承認,也就是說十哥是私生子,朝廷不給賜名,自然沒有俸祿,這讓十哥憤憤不平,因此當朱知戒找他時,馬上就加入了。隨後還找了陽區王府的儀賓也就是女婿鄭志海和平陽府官員官居指揮的張世朝加入。

張世朝加入迅速提升了這個亡命集團的業務素質,他馬上招攬逃亡犯人和地方流氓無賴壯大了實力,隨後開始在平陽附近犯案。

平陽突然出現一夥搶劫團伙,官府自然要管,可是在調查後發現這個團伙居然有宗室背景,這讓官府倍感頭疼,因為宗室犯罪不歸他們管,如果管了,人家是皇帝本家,惹怒了皇帝大家都玩完,因此對於這個搶劫團伙只能聽之任之。

官府不敢管,有人敢管,這個人就是朱知戒的父親朱表棴。

表棴是陽曲王府的奉國將軍,他對兩個兒子的行為感到了害怕,這可是犯法啊,現在的嘉靖皇帝正在嚴厲處理宗室犯法,如果朱知戒等人的行為被皇帝知道了,必然會被處理,本來陽曲王這一脈就因為犯法被廢了王位,如果朱知戒這件事被發現,估計大家都要倒霉。為了自保,表棴主動找到官府舉報自己的兒子犯法,要求官府嚴厲處理,並且帶著官府去抓那些跟著自己兒子犯法的人,經過這次治理平陽治安迅速好轉。

表棴大義滅親的行為迅速得到了平陽上至官府下到百姓的交口稱讚,不過他的行為惹怒了自己的兒子。

朱知戒朱知燋兄弟怨恨自己父親舉報自己,於是朱知戒決定報復,他找到同夥表示已經不能坐以待斃,如果被抓大家難逃一死,不如學老祖宗朱元璋乾脆反了算了。他的提議再次得到大家認可,於是朱知戒帶著人衝到自家府邸準備找老父親報仇。

表棴得知兒子來報復自己直接跳牆跑了,朱知戒隨後將家中剩下的五匹馬牽出來,然後帶人闖入平陽監獄釋放囚犯,聲勢浩蕩的衝到武器庫分發武器,然後和官兵對抗,焚燒搶劫平陽沿街店鋪民居,頓時整個平陽大亂。

不過朱知戒等人是烏合之眾,手下這幫人也沒有什麼戰鬥力,經過一夜的打砸搶,很快就被擊潰。鄭志海、朱知燋、十哥、朱表寨這幾個人在混亂中被官兵抓獲,朱知戒和張世朝倒是頗具戰鬥力,他們和官兵對抗多時,最後實在打不過於是奪門而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能逃到哪去!很快張世朝在中條山遇到抓捕他的官兵,經過搏鬥後被殺。

朱知戒跑到了五老峰,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逃,他不想被抓後被殺,於是在五老峰自殺。

就在朱知戒在五老峰自殺的時候,憤怒的表棴痛恨兒子居然造反居然暗殺自己於是將朱知燋直接打死。至於其他人則交給了官府處理。

平陽官府馬上向朝廷表示朱表寨鄭志海等人罪大惡極,按照法律理應處死以儆效尤。不過嘉靖皇帝在接到奏報後,對鄭志海死活不管,對於朱表寨的處理他很躊躇,這個朱表寨畢竟是自己的親戚,都是太祖之後,自己可不想落個殺宗室的罵名,好在不久之前剛剛發布了大赦天下的聖旨,於是嘉靖皇帝表示朱表寨理應重判,但是自己剛剛宣布大赦天下,處理他不好說,把他廢為庶人,如果以後再犯法絕不輕饒。上謂表寨違訓作過法當重治但近有恩詔姑從輕降為庶人再犯不貸。

朱表寨沒想到自己犯了這麼大罪居然沒死,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場鬧劇般的造反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不過嘉靖萬萬沒想到,他這樣做助長了宗室違法犯罪的氣焰,畢竟朱表寨參與造反都沒有處罰,平常作姦犯科自然也就沒事了,因此大家以前怎麼做還怎麼做,不用害怕,皇帝不會怪罪,這也預示著嘉靖皇帝整頓宗室的計劃徹底破產,宗室問題將作為毒害大明的毒瘤繼續生長最後徹底爆發和大明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