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那會買過一本書,是當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兒,從他描寫的明朝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也能多多少少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明朝這個朝代的興衰在歷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人頌揚明朝掌權當中的某位皇帝,並稱其為明君,有人也會極力的去貶低明朝執政期間的某位皇帝,各種非議和辱罵之詞不絕於耳。
縱觀整個明朝的初期和中期,國家方方面面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皇帝治理國家的能力,大家通過各種版本的歷史書的史料記載中應該都能夠了解個大概,成績還是比較突出和顯著的。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整個朝代就開始迅速地走向了下坡路,整個朝代的管理體系的各種缺點和問題都被暴露了出來,國內各個階層之間的矛盾激化得也越來越嚴重。
清朝的創建者也是看到了明朝已經到了摧朽拉枯的時期,於是迅速舉兵攻打明朝,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把明朝給推翻了。
說到明朝的中後期,已經是發展到了民不聊生,舉步維艱的艱難時刻了,這一點從明朝中後期民間老百姓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就能夠看出個一二來。
明末清初, 身處明朝邊關的普通尋常百姓家中,基本上已經是連續十幾年過著食不果腹的清貧的日子,但是礙於還沒有戰亂的紛擾,一家人能夠團圓的生活在一起,也算是一件相對來講比較幸福的事情了。
在古代指腹為婚的事情很常見,窮苦人家之間經常是採用換婚的形式來喜結連理,也就是你跟你家鄰居的女兒訂婚,你妹妹和鄰居家的男子訂婚。
可是明朝末期的內憂外患已經很嚴重了,朝廷為了能夠持續湊人數上前線對抗外來的侵略者,一直在從各地徵兵上前線打仗。
於是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都被應徵入伍了,而此時身為官宦之家的傭人的孩子,卻並沒有被徵兵,沒有上前線打仗。
即便是應徵入伍,也沒有軍裝、沒有武器、更沒有俸祿可拿,這些軍事裝備還都要老百姓自己花錢去購買。
當應徵入伍進了部隊之後,發現根本就吃不飽也穿不暖,還要每天貌似跟敵人進行殊死的搏鬥,於是很多人開始越來越厭煩打仗,變想法的想要從部隊中逃跑,可天下之大,往哪裡跑呢?
正常來講軍隊的糧草和戰備物資都是朝廷一直在持續供應的,但是因為朝廷的腐敗,很多糧草和物資都被貪官污吏給中飽私囊了。
那些狗仗人勢的官宦之家的傭人都能對窮苦人家出身的兵卒吆五喝六,隨意打罵,此時很多兵卒已經心生不滿了,這樣腐敗的朝廷,自己還有必要為了它捨生忘死嗎?
上了戰場,面對那些身圓體胖、力大無窮的女真戰士,絕大多數兵卒根本就如同草芥一般,簡直就是不堪一擊,一場征戰打下來,明朝的兵卒死傷無數。
轉眼間那些經歷了大大小小數十次戰爭僥倖倖存下來的兵卒,卻並沒有躲過家裡傳來的噩耗,很多兵卒的父母因為年邁多病,卻沒錢看病而去世了,並且他們的家產也早就被當地的宦官給瓜分殆盡了。
這些失去了摯愛雙親的兵卒,頓時是萬念俱滅,心如死灰,在戰場上開始消極抵抗,終於有一天不幸被敵軍給俘虜了。
可讓這些被俘虜之後選擇投降的明朝兵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女真人的首領皇太極對待俘虜降兵的條件是非常優渥的,他們給了明朝被俘虜投降的兵卒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土地,並且還給他們配發了老婆。
並且還當場許下諾言,凡是替女真人上戰場廝殺明君的兵卒,凡是戰死者每人發放一百兩的撫恤金,還有各種處理後事的費用。凡是在戰場上立下戰功的,一律封官進爵,並且搶到的財物都歸其個人所有!
雖然很多被俘被迫選擇投降的明軍,心裡還是不甘心,但是在面對女真人給與巨大財富和難以抗拒的條件面前,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於是紛紛換下舊軍裝,換上了新軍裝,重新返回了戰場,手裡揮舞著兵器,對著昔日的同僚發起了衝鋒。
叛降的明軍們跟隨女真人,一路高歌猛進攻進揚州城之後,把昔日欺壓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官宦挨個放血,明朝終歸還是滅亡了。後來這部分明軍,被統稱為八旗漢軍!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