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彥章效忠後唐,會不會改寫歷史

從一而終自然是好,但是分不清形勢,愚忠愚孝,導致一身本領沒得發揮,實在可惜。


後梁有位名將就是這樣,如果他能稍稍變通思想,說不定這歷史的走向就要改一改了。


大家都知道那個時期第一猛將是李存孝,可是在李存孝還未出山的時候,這位大將絕對是第一。



碰到李存孝以後,他的地位瞬間降為第二,但是他卻一直堅守自我,終於熬到了李存孝死亡。


李存孝一死,再也沒有能和他抗衡的人,之後在和後唐的戰役中,他連殺唐將三十六位,兇猛程度可想而知。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猜到了,他就是王彥章


王彥章是朱全忠手下的大將,他也是普通家庭出身,從小愛好舞刀弄槍,尤其喜歡槍法。


王彥章到處拜訪學習槍法的使用技巧,在後來的戰場上,王彥章總是充當拿著鐵槍充當前鋒,而且是屢戰屢勝,人送外號「王鐵槍」。



早年王彥章加入朱全忠的軍隊,剛加入軍隊的時候,王彥章就毛遂自薦當隊長。


可別人哪裡服氣,於是王彥章赤著雙腳走在荊棘地上,讓人心生畏懼。


當了隊長的王彥章在每一次戰爭中都能立下戰功。被後梁所重用。


後來朱友貞奪權以後,派王彥章駐守魏洲的鄴城,防止當地人叛變。


可沒過多久,當地人就投降晉國


晉國也就是後唐前身。而王彥章也因為軍隊的夾擊而被捕。



但是晉國的領導也是聽聞了王彥章的兇猛,想要招納他來晉國,順便抓了王彥章的家人。


王彥章為了國家捨棄了小家,殺了晉國的使者,讓自己無後顧之憂。


後梁失去魏洲以後,晉國和後梁就在黃河兩岸開始對戰,而王彥章就是後梁的前鋒。


可就算王彥章再有能力,一個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加上後梁末期已經破敗不堪了。


當時還有人嫉妒王彥章的才華,挑撥皇上,所以當時朝廷也沒有聽取王彥章的作戰計劃。




直到晉國佔領了鄆洲,後梁皇帝著急了,當時的宰相趕緊提議讓皇上啟用王彥章。


當時王彥章表示,用三天的時候將敵軍擊退,但是當自己勝利歸來,讓皇上殺了朝廷奸臣。


皇帝是答應了,可是朝廷中趙岩、張漢傑知道了,心裡很怕,於是勾結外臣,阻礙王彥章的作戰計劃。


王彥章果然不負所望,三天時間就擊退敵軍,佔領德勝口南城,史上稱為得勝口之戰。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和王彥章對戰了百次,戰爭持續了兩個月。


王彥章奮力一搏但還是戰敗了,於是被後梁皇帝召回。


奈何後梁朝廷小人當道,私下打王彥章的小報告,故意隱瞞王彥章的功勞。


可沒過多久,後梁皇帝又讓王彥章出戰,並給王彥章派出的士兵都是新招募的。


在和後唐的對抗中,王彥章因為兵將太少,最終被後唐擒獲。


後唐皇帝想讓王彥章認清形勢,後梁大勢已去,想讓他歸降於後唐。



但王彥章骨子裡卻看不上李存勖,經過多次勸說,李存勖知道王彥章不會歸降。下令將其斬首。


王彥章死後沒多久,後梁也就滅亡了。


不管後期後梁將軍如何苛待王彥章,但他始終效忠於後梁,在他眼裡,一個合格的將領,就是要效力於一個國家。


正因為王彥章的氣節,他死後也留下了一個好名聲。


就連後晉高祖石敬瑭稱帝後,還嘉獎了王彥章的忠勇,還把王彥章的後代找了得以重用。



王彥章作為後梁重要的將領,為後梁的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如果不是後梁末帝聽信讒言,或許後梁也不會這麼快滅亡。


而王彥章如果不是認死理,效力於後唐呢,或者歷史要重新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