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企業史(6):過去國企里的"小人物"為何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說說過去國企裡面的人和事兒,讓更多的人了解企業發展歷程。#

企業職工的價值觀和良好的風氣,是企業基層黨組織長期紮實工作,逐步積累形成起來的。

從幾十年前開始到現在,規模以上國企的企業報社及電視台,就充分發揮了這一有效作用。

一,讓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工人,也能夠成為家喻戶曉的各類"明星",真正實現了用身邊事兒,教育身邊的人

"小明,昨天晚上,看到你爸爸上電視了";

"機械分廠李偉業餘時間又搞出一項重大發明";

"運輸公司老職工下班路上,面對歹徒勇救少女";

"土專家征服了洋設備,為企業節約資金上百萬"等等...

這是過去在企業採訪中,經常看到聽到,一些企業的"企業報"及"企業電視台",在報導本企業普通職工先進事迹時的題目及欄目。

這些基層先進事迹的及時宣傳,不但讓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成為了企業範圍內,家喻戶曉的明星。同時也在廣大職工及家屬中,真正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同時給一些大報記者,也及時提供了很多基層好素材。讓一些基層好的事情,也能夠及時傳播到全國各地。關鍵是一些小人物,也能夠聞名大江南北。

例如,96年左右,某大型國企的幾個好傳統管理方法,就及時出現在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主流媒體上。這樣的例子實際很多。

二,讓普通職工及時了解各類時政新聞及企業發展要點

過去不少大型國企,由於地處邊遠地區,有的企業的企業日報及電視台,發行量及收視率甚至高於所在地方的媒體。

很多企業的企業日報,不但是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全國統一刊號,同時,采編人員經過考核,也一樣頒發全國統一記者證。

為此,廣大職工及家屬的精神文明建設,企業的各級黨組織都非常重視。同時,更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

各類企業的報紙及電視台,就成為了黨的大政方針的主要傳播渠道之一。

此外,企業發展的規劃及方向,不但廣大職工能夠馬上掌握,關鍵還能夠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既能夠起到不良風氣監督作用,還是職工陶冶情操的陣地

例如,某企業當時公車私用現象比較突出。經過企業報社曝光後,不良現象很快就得到解決。

還有的企業,基層職工把個別不良現象反映到企業報社及電視台後,經過記者調查後曝光,企業黨委馬上重點關註解決。

此外,企業職工的好人好事,基層通訊員也會第一時間投稿到報社及電視台。同時,企業報的文藝版,還是不少職工詩歌、散文及小說等,文學作品發表的好去處。

95年左右開始,由於不少大中型國企被"私有化"。這些企業黨組織宣傳機構,有的被取消,有的被"甩包袱"劃歸地方。

現在除了一些央企還保留"企業日報"外,現存的地方國企,保留下來的已經不多。

總之,不論是過去國企的企業報社及電視台,還是現在保留下來的企業媒體,不但是企業基層黨組織的重要宣傳陣地,同時,對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