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師到壽險規劃師[愛心]
文/査天驕
編者題:
一位北大畢業的小夥子,優秀踏實、勤奮篤行、思辨創新,其職業轉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學習和借鑒!
雖然他沒有董宇輝老師的熱點和機遇,但他在人生面臨不確定的情況下,仍能披荊斬棘、樂觀前行、不忘初心、踔力奮鬥,這是很多人所不能及噠!為你點贊査査老師
(1)【初心】
自從接到獵頭電話,開始接觸這個行業,在家人生病住院時,我知道保險很有用,尤其是家人生病住院時多希望能有保險救危濟困,尤其是朋友圈裡看到很多水滴籌(其實杯水車薪)輕鬆籌(其實並不輕鬆),尤其不想萬一風險來臨家人手心向上無奈無助的時候。這是個善良的行業,幫助別人保護他所關心的人和事。我決定去了解一下這個我之前並不熟悉的行業,雖然大眾對這個行業傳統的從業人員有一些刻板印象。
(2)【慎重】
於是,我專門看了幾本書
《現代保險學》(從學術層面了解保險)、《迷失的盛宴》(了解保險在中國發展歷程)、《保險帝國》(了解國外保險公司內幕);又在知網上看了十幾篇最新的學術論文,並看了銀保監會的數據,發現保險是保障型的金融工具,是金融三駕馬車之一,是維繫社會穩定與民生安全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不必神化它的投資價值(保險姓保,最重要的是保障性,而不是收益性),也沒必要魔化它(很多時不夠了解它,加上一些從業人員的素質問題),但這個行業正在向專業化、長期主義轉型升級,國家有很多利好政策,並寫入中學教材,資訊發達的新一代人風險意識正在加強,行業迎來第二次發展機遇期。
接著,我去實地考察了十幾家公司:產品導向的傳統公司如平安、泰康、友邦,需求導向的創新公司如大都會、北大方正人壽、清華同方全球人壽、百年人壽、愛心人壽,以及第三方經紀公司如明亞、大童、雋天,聽他們各家的事業說明會,了解各家的產品和服務模式,跟各家的資深從業人員面談,我想即使以後我不從事這份職業,但至少能刷新我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以後自己家買保險也不至於雲里霧裡。
(3)【認真】
最後,覺得大都會和其他家不一樣,公司有實力,培訓很完善,理賠很厲害,它是將壽險規劃師、顧問式這套歐美先進理念和模式引入中國的第一家,不是產品導向那種強推產品,而是根據每個家庭不同情況量身定製不同的方案,雖然其他公司也都學大都會這種專業化的路線,我也在想是不是噱頭,於是想進一步深入了解這家公司,就在這邊接受培訓,沒想到這邊培訓時間比較長(25天,超過200小時,別的公司可能培訓個三五天就直接簽約,這裡培訓比較系統,還有各種考試,考試通過後才能簽約),而且老師和同學們前職都非常優秀,有高管、高幹、高學歷、高能力的,門檻比較高,並不是所謂無奈地選擇這個行業,而是換了一個地方釋放光和熱,如此而已。
(4)責任
任何行業和公司都有正負面評價,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不成熟的地方,我們看前景、看亮點、看趨勢,創業者的價值就是改變不完美、提升滿意度,何況立足的平台還是行業內相對優秀且專業的一股清流。
我的態度依然像教書育人時一樣,認真、負責、專業、遵本心、不違心,真正幫到他人。
我們都是非常認真且理性的人,我依然還是我,互聯網、教育、保險連續創業者,旅行、詩詞、讀書愛好者,公益志願者,愛心與溫暖依然在,依然是大家忠實可親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