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和黃渤相繼「投靠」陳思誠,都是為了錢還是徐崢做錯什麼?

關於2021年電影新年檔來說,最大的關注點莫過於《唐人街探案3》了,王寶強作為這部影片的主演,因和徐崢協作《泰囧》大火之後,就與他漸行漸遠,很少同框,反倒拉著黃渤與陳思誠越走越近,四人之間有情義糾葛、利益牽扯,且泰然自若地上演了一出大戲。國內影視界的傑出導演不勝枚舉,其中徐崢與陳思誠便是最具代表的導演

兄弟

徐崢和陶虹結婚後,有一天徐崢在郵箱發現了一個發給陶虹的劇本,看過之後,他堅決果斷拔通了導演的電話。那個劇本叫《瘋狂的石頭》,寧浩本想約請陶虹出演電影中「道哥」的女朋友。當寧浩聽出是徐崢要參演的時候,他賊兮兮地表明:哥,咱們劇組真沒什麼錢……

徐崢聽後,當即回應:沒事,哥兒們不要片酬,你下一部電影找我當主角就行。關於這種「天上掉餡餅」的美食,寧浩天然一口容許。於是,在2006年,《瘋狂的石頭》如一匹黑馬在大片之中鋒芒畢露。影片中,咱們見到了從「豬八戒」轉型的徐崢,以及說著一口流利青島方言的黃渤。

憑藉「傻根」出圈的王寶強很快接到一部電視劇的邀約,這部叫做《士兵突擊》的劇後來火遍大江南北,王寶強從「傻根」變成了「許三多」。2010年,導演葉偉民到內地拍戲,他選的劇本叫《人在囧途》。在這部電影中,徐崢和王寶強第一次協作,在雞犬不寧,各種「囧」的劇情之後,這部電影拿下了3700萬的票房。從這時候開端,不滿足於做藝人的徐崢開動了「小心思」。

決裂

《泰囧》成了徐崢、黃渤和王寶強三人構成「喜劇金三角」的代表作,但也為後來的「割裂」埋下了伏筆。2014年,徐崢以500萬片酬約請王寶強出演自己準備的「囧」系列第三部《港囧》。成果,在談到片酬時,王寶強提出了自己的主意:我可以不要片酬,再投1000萬,只需10%的分紅。

徐崢想了想,由於從前兩部「囧」系列打下的口碑,《港囧》有著先天的票房號召,其時的徐崢早已不缺出資。或許是因為不合算,徐崢拒絕了王寶強的提議。隨後,王寶強參演了陳思誠導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由於王寶強的退出,《港囧》最終選擇了包貝爾,但觀眾仍是能發現,片中的角色仍是想為王寶強量身打造的,包貝爾雖然「裝傻充愣」,但便是沒有那種效果。

2014年,黃渤和徐崢在寧浩的電影《心花路放》中飾演了一對「好兄弟」,在影片中,寧浩甚至設計了兩人在街頭被逼唱《敢問路在何方》的橋段——究竟黃渤演過孫悟空,徐崢演過豬不戒。後來,在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中,黃渤出現在了陳思誠的「UFO」劇組,這讓人猜想,黃渤也被陳思誠「挖走」了。

魚龍混雜的娛樂圈,歷來不是外表上的「你好我好我們好」,在那些談笑嬉戲的鏡頭背面,也會隱藏很多的暗潮湧動。

有人說,黃渤、王寶強和徐崢的「割裂」,撕開了娛樂圈的「遮羞布」,外表你來我往,背面都是無利不起早。也有人說:徐崢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他製造的每部電影都有自己參加出資,享有票房分紅,其他參演的藝人卻很少有這種時機。這樣的操作,天然會讓想要在電影分成中分一杯羹的大腕藝人敬而遠之。

司馬遷說:全國熙熙,皆為利來;全國攘攘,皆為利往。很多事,或許只能用這句話來做註解了。無論如何,期待當日的「戲曲金三角」:黃渤、徐崢和王寶強,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