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接連出手後,澳洲首個面臨倒閉的行業出現,成千上萬人將失業

由於堪培拉死性不改、執意隨美起舞,我們也就不再手軟,對違反國內法規的澳大利亞多種出口商品採取了懲罰措施,一次打到它痛為止。

在12月24日,我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叫停了澳兩個州的原木對華出口,對此有網友就戲稱,這是送給澳總理莫里森的「聖誕禮物」。不過,對於澳大利亞而言這個「禮物」卻並不好收。

據媒體28日報道稱,澳政府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因為將中澳關係徹底搞僵,面臨著來自國內和國外的巨大壓力。國外自不必說,只要莫里森不作出實質改變,我們就不會停止敲打;而在國內,各出口商因為對華貿易接連受阻,損失十分慘重,也都把怨氣發泄到了澳政府頭上,要求其對此負責。

當然了,這種要求也並非沒有道理,如果不是莫里森政府的錯誤舉動,這些企業根本不會陷入現在的艱難處境。以木材出口行業為例,中國幾次出手後,澳大利亞已有6個州的原木出口被叫停,因為經營困難,或將成為打擊之下首個宣布倒閉的行業。

澳林業產品協會首席執行官漢普頓表示,該行業目前在南澳大利亞「綠色三角」區已有數百人失業,在塔斯馬尼亞州也有大量的人失去工作,而這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到明年春季前後,失業規模可能會達到成千上萬人。

漢普頓認為,莫里森應該立刻著手解決這些已經失業或是即將失業,以及大批工廠倒閉的問題,澳政府需要繼續提供援助,並對木材行業進行徹底的改革,這樣才能避免危機進一步蔓延。

據悉,截止到目前澳政府已為該國木材行業提供了7000萬澳元,讓其自尋出路,尋找新的替代市場。但在澳林業協會眼中,這不過是打發「叫花子」,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原因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原木的最主要買家,最大的市場就在中國,還能去哪裡找出路?

根據澳媒的數據統計,中國佔到澳大利亞木材行業出口規模的90%以上,如此巨大的依賴,一旦失去中國市場,後果是可以想像的,恐怕替代者還沒找到,木材出口商就倒下一大片。就像澳大利亞原本計劃將大麥賣往印度,打算讓印度替代我國市場的地位,不料印度不僅消費量有限,還試圖狠宰其一刀。

隨著國內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一些不利於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產業正在進一步受到限制,為減少對國內森林資源的消費,所以勢必會不斷擴大木材進口,這對所有的原木出口大國來說都是個絕佳的機會。澳大利亞距離我國相對而言並不算特別遠,海運也很方面,如果不是因為兩國關係遇冷,完全可以說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享盡各種地理優勢上的紅利。

可現在呢,不僅錢賺不到,大批工廠還面臨倒閉,陷入到風雨飄搖當中。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各項反制措施開始逐漸顯露出效果,面臨上述危機的肯定不僅僅是木材出口行業,屆時四面楚歌的莫里森,不知道總理位子還能不能坐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