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朗媒體12月2日報道,近日伊朗再次就核科學家法赫里扎德遇刺一事向幕後黑手發出「報復」警告,聲稱將發動令對手「極其痛苦的反擊」。同時,德黑蘭還呼籲國際社會「放棄雙重標準,對以色列等國的恐怖主義行為進行譴責」。儘管伊朗已經認定此次暗殺行動的幕後黑手就是以色列和美國,但兩者均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回應。外界認為,這也符合以色列的一貫作風,以往伊朗科學家遇襲身亡的事件發生後,嫌疑最大的以色列總是沉默以對。
值得一提的是,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2月2日,伊朗通過了一項法律,將立即開始「提升鈾濃縮丰度至20%」,並規定如果2月初伊核協議各方不解除對伊朗銀行業和石油的制裁,將「暫停國際核查人員進入其核設施」。美以一直不能容忍伊朗擁有核武器,不管是頻頻襲擊伊朗核設施還是對該國核科學家痛下殺手,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擾亂甚至打斷伊朗發展核力量的腳步。此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不久,伊朗也開始漸漸暫停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中的內容,如打破協議規定的濃縮鈾丰度3.67%上限,將其生產的濃縮鈾丰度保持在4.5%左右。美伊兩國關係自此進入僵局。外媒指出,伊朗新通過的這項法律恰巧應了伊朗高層此前「將發起報復」的承諾。而這僅僅只是開始,此前外媒報道稱,以色列軍用衛星拍到伊朗境內發生異動,大批導彈豎起加註燃料。儘管以色列並沒有對伊朗的指責作出回應,但是正如美國核航母火速掉頭返回波斯灣一樣,以色列軍方也如臨大敵。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近日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視察了該國的北部前沿基地,並同當地駐軍的指揮官討論了備戰問題。據悉,在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後,以色列周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都出現了動蕩跡象。外媒報道稱,有情報顯示,伊朗已經對其代理人武裝下令,對以色列本土發動大規模襲擊,以報複核科學家被殺一事。為了防備所有可能發生的襲擊,以色列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據報道,以色列軍方最高指揮官放話稱,以色列正在高度關注周邊事態的發展,並且已經為防範伊朗的「侵略」做好準備,一旦德黑蘭鋌而走險,以色列必將予以痛擊,讓其迎來慘痛下場。與此同時,美國也表示,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有核國家,以色列的核武庫並不是擺設,這也是伊朗不具備的優勢,一旦德黑蘭有所異動,打響第一槍,吃虧的只會是伊朗自己。
法赫里扎德遇害一事也再一次將伊朗國內的反美情緒推至頂峰,民眾紛紛走上街頭,高呼「復仇」,「不向美國低頭,只向美國開戰」。伊朗多名軍政高層也作出承諾,「將以雷霆手段打擊兇手」。軍事專家指出,此事引發的一系列後果也將給中東局勢帶來新的變數,此前伊朗一直寄希望於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可以為改善兩國關係起到積極作用,但是這樣的血仇很可能將伊朗推向更為強硬的境地,打亂美伊關係和暖的步調。美媒則評論道,「以色列煽動戰爭之舉將加劇地區動蕩,相應的,其不得不忍受來自北部和東部的導彈。而即將上台的拜登政府也不得不優先處理與盟友不穩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