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傳來最新消息!印軍不練瑜伽改學中國軍史,中方回應來了

中印關係是否會持續緊張?印度一面積極與中國進行外長會面,聲稱在邊境地區不再出現直接衝突,一面又不死心,試圖使用非致命傷害的小動作以示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最近,印度軍隊似乎學會了中國軍事史的其中兩招:地道戰和圍魏救趙。

對內實行「地道戰」

在進入嚴冬季節後,中印邊境地區十分寒冷,一向喜歡做瑜伽的印度軍隊可能已經發現,這種活動根本不能禦寒。於是印度人發現,採用中國曾使用的地道戰是個不錯的選擇。為了證明其有效性,印媒稱,中國軍隊曾多次成功實踐過,於是印度軍隊開始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大量挖掘地道,直徑為1.8-2.4米。

印高官表示,這麼做不僅可以讓部隊得到很好的隱蔽,還可以保暖,免受低溫和風雪的痛苦,甚至還能在「最壞的情況下襲擊對手」。於是有網友笑道:下完雪還能爬得出來嗎?

除了挖地道,印度還在本月24日試射國產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射程有400多公里。報道稱,該導彈已經被部署到所謂的「達拉克」地區,以「應對任何意外事件」。當然,印度並非就此罷手,試圖與美國搞好關係的印度,還租來了兩架無人機。

印高官表示,所租的無人機名為「捕食者」,於本月21日投入使用,目前在印度東南沿岸工作。但軍事戰鬥機是租來的,可真是件稀罕事,網友調侃:萬一被打下來印度賠不賠,怎麼賠?

這麼拼是為對付解放軍?

印度所做的這些努力是為了對付解放軍嗎?還真不全是。中印邊境地區氣候惡劣,剛打通的道路就被大雪覆蓋,需要大量印軍前去疏通,結果往往很不理想。

如今5萬士兵駐守在中印邊境區,但之前在所謂「拉達克」地區存儲的物資僅能維持兩個月,嚴冬是從11月底到明年的四五月,也就是說,這裡有小半年的時間都是處於零下30度的冰雪天氣下,數萬大軍派去前線可能做的是鏟雪等工作,想要挖個「地道」,恐怕有些費勁了。

對外進行「圍魏救趙」

印度可能已經發現,用上述招數對付中國恐怕早已被解放軍看穿。於是將手伸到其他地區,試圖從不同方向逼迫中方在邊境問題上讓步。因此,印度選擇了在印度洋、南海等地進行「示威」。不僅在馬六甲海峽西側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部署兵力,還在南海地區收集他國軍艦行蹤,並與美軍保持密切聯繫。就在本月,印度還與美日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甚至還邀請澳大利亞參加,其意圖十分明顯。

美國是印度重要制約力量

17日晚,莫迪祝賀拜登勝選,還談及新冠疫情、氣候變化以及印太局勢,前兩點自然不用多說。莫迪此次打電話的真正目的是強調印度在印太戰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在邊境爭端中,拜登是否會支持印度,莫迪心裡並沒有底。

畢竟,莫迪對特朗普政府的投入較大,與特朗普參加兩次重大集會,冷落美國民主黨相關人員,因此想讓拜登支持印度恐怕有點難。但是在美印關係上,拜登也一直表示支持,這讓莫迪又有些欣喜。

印度暴露弱點,中方再次警告

實際上,在中印邊境對峙之際,印度看到了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和實力,印度無論是在面子上還是在認知上,短期內還不會有「認輸」的跡象。印度知道自己的實力,想要與中國做好長期的對峙準備,暴露了印度的不自信。

中方一再告誡印度,兩國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彼此照顧,通過對話方式解決分歧,尋求更多領域上的合作。印度應該明白,中方這麼做除了顯示大國的胸懷和眼界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有不怕戰鬥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