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南部海域傳來好消息,歷時5年,中國取得重大突破

據觀察者網11月25號消息,中國南部海域傳來好消息,歷時5年中國最大高溫高壓氣田東方13-2氣田成功投產,這也是中國在氣田勘探開發技術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國海洋強國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系統掌握氣田勘探開發技術的國家之一,中國自2015年成功建成我國第一個高溫高壓氣田,,這也意味著中國形成了系統的高溫高壓氣田勘探開發技術體系。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的海洋強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在這20多年裡在中國南海西部油田相繼攻克了高壓、高溫等多個領域的世界技術難題,為中國的海洋強國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伴隨著中國近年來在海洋石油工業技術發展,中國也將進一步發展推進油田建設項目為中國能源結構轉換,經濟升級轉型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油氣勘探開發進程

據了解東方13-2氣田位於南海鶯瓊盆地地層。中國海油於上世紀90年代就曾經對該地層埋深2000米左右進行了投產。而在該地層埋深超過3000米處,進行勘探開發油氣的難度係數極高,也正因為技術和資金的缺乏中國曾經引進過近6家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來此勘探,在勘探持續了20年,耗資50億元後,依舊是一無所獲,沒有發現任何商業價值。

不少國家也就此放棄。中國南海地區的油氣勘測也由此成為了公認的世界級難題。而中國海油並沒有因此放棄,為國家的長久發展利益卯足了勁。

此後南海西部油田更是以國家重大科研為依託,開始了攻堅計劃。在經過了10年的努力,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還對此創立了鶯瓊盆地高溫高壓領域天然氣成藏理論,該理論刷新了對以往的理論認知,明確了該地區可以大規模的遊離成藏,此後中國的團隊也是以此為依據,進行了20多年的技術研究以及實驗,不斷攻克鑽井技術上的世界難題,隨後還相繼發現東方13-1、13-2兩個氣田。據了解該技術在17年還被評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現如今該技術也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世界範圍內。

中國南海大氣區未來建設發展

而此次成功投產的東方13-2氣田也是歷年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果之一,該氣田於2015年啟動建設,歷經5年建設完成。相關開發負責人稱該氣田高峰年產可以超過30億方,光是年產量就可以提供100萬人使用15年左右,這一高量產也帶動了中國產業的開發及變革。此次油田也是採用了中國最先進的鑽井技術體系,以關鍵設備國產化一體化等多種手法建造了兩座生產平台,工藝的複雜程度和規模也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中國此次在技術上和設備上的創新也讓中國的南海大氣區建設變得更加的牢固。中國海油也表示將繼續運用現有的理論和技術進一步加大對南海天然氣資源的開發,進一步滿足華南地區在工業和民生上的用氣需求。

中國的海洋強國的實施推動也帶領了中國在各個產業上的優化變革,中國的技術手段也不斷的進行突破來順應當下能源開發和勘探的進程。中國從上世紀的技術手段落後到現如今的全球領先,通過了層層的阻礙和困難,中國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相信伴隨著中國工業的發展,中國對天然氣等資源的需求量也會繼續增加,相信中國也會對油田的建設開始新一輪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