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多地燃起熊熊火焰,亞民眾大鬧政府大樓,指責總理簽辱國條約

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再三勸說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於11月9日達成停火協議,該協議已於11月10日正式生效。根據協議內容,亞美尼亞將「割讓」一部分納卡地區的領土給亞塞拜然,甚至還包括一筆巨額賠償。

對此結果,亞美尼亞民眾不樂意了。在協議達成的當晚,亞美尼亞抗議者佔領了該國首都埃里溫的政府大樓,高喊「帕希尼揚背叛了我們「,並將總理官邸「洗劫一空」。亞美尼亞議會議長阿拉拉特·米爾佐揚甚至被一群抗議者打得不省人事,目前已經住院。

另一邊,俄羅斯正在積極派遣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為維持停火協議,據了解土耳其也會加入維和行動中,但土軍不會入駐納卡地區。

目前,超過1100名俄維和人員、90輛裝甲運兵車以及一些特殊裝備被部署至納卡地區。為防止再次爆發衝突,俄軍警部隊已於本月14日在納卡地區南北部開展武裝巡邏,並與阿亞軍方總部24小時保持聯繫。

納卡地區停火,似乎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因為當地百姓再也不必整日提心弔膽。但事實卻是,亞美尼亞人的怒火越燒越旺。根據停火協議,納卡地區的克爾巴賈爾地區要歸還給亞塞拜然。

這也意味著亞美尼亞不僅要承認戰敗,還要「割讓」領土,對於該國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而該地區的亞美尼亞人也將被迫離開家園。據了解,這些人在撤走時,將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能帶走的一把火燒掉,包括祖祖輩輩居住的房屋,納卡地區多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當地民眾稱,不會給亞塞拜然人留一磚一瓦,甚至揚言有朝一日要打回來,更有甚者不願離開,要留下來和亞塞拜然對抗到底。至於亞美尼亞為何要簽「辱喪國權」的條約,亞總理帕希尼揚解釋稱「如果不簽,將會有3萬多士兵面臨死亡或是被俘」。

事實上,亞美尼亞的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交戰區的一條公路上,路旁堆滿了亞美尼亞士兵的屍體。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甘心,也有人理解帕希尼揚的不易,很多人認為,即使不簽署停火協議,亞美尼亞戰敗也是遲早的事,因為亞塞拜然存在軍事優勢。

就目前的局勢來說,亞塞拜然名利雙收,不僅贏得了戰爭勝利者的頭銜,還分得了土地;而亞美尼亞則陷入了內憂外患,賠了夫人又折兵不說,還引發了民憤。

至於俄羅斯,外界認為實現了「躺贏」,但實際上在亞塞拜然沒有全部收回納卡地區前,俄駐軍地區在以後仍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如果當地形成了小規模的民間武裝組織,這場維和或許會變得更加困難,而納卡地區的矛盾也會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