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頭刀是台灣地區東部沿近海、遠洋捕撈的重要水產品,8成銷往美國,受到高關稅影響,漁民憂心忡忡。台灣地區鮪延繩釣協會理事長李明信11日受訪表示,鬼頭刀需要靠第三地加工出口,關稅戰開打,越南、泰國所有加工都喊停,就算暫緩90天也未見改善,且現在是鬼頭刀季,協會有3百多艘漁船都在海上捕撈,漁民出海成本都砸下去,到底該怎麼辦?
據中評網報道,台農業主管部門11日下午舉辦「因應美國加征關稅台灣地區遠洋產業支持方案座談會」,台農業主管部門政務副負責人黃昭欽到場主持,多個同業公會代表出席。
黃昭欽受訪指出,關稅問題對遠洋漁業來說較為複雜,遠洋漁業漁獲會賣到第三地,譬如泰國、越南進行加工,再轉銷到美國,因此直接看報表數字沒那麼大,但間接銷美的影響也是要評估。對等關稅暫緩延長90天,也增加90天的不確定性,遠洋漁業業者是否持續作業,會受市場觀望風向影響,都需持續關注。
據了解,台灣地區鬼頭刀年捕獲量5000多噸,以宜蘭南方澳、台東新港及屏東東港為主要生產地,且有7成銷往美國。每年4月是鬼頭刀的捕撈期。李明信受訪表示,特朗普祭出對等關稅後,遠洋漁業影響也很嚴重,第一,現在是鬼頭刀季,漁船都已在海上作業;第二,已面臨貿易商、加工廠都不收購漁獲的狀況。
李明信表示,台灣地區鮪延繩釣協會現在就有超過300艘以上的漁船在海上作業,業者面臨要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窘境,因為漁船出海的作業成本已經丟出去了,油料、補給都在船上了,這些成本該怎麼辦?這是非常大的衝擊。
李明信表示,關稅戰影響的是全部的產業鏈,屏東東港已有兩家加工廠說要停止加工,從9日宣布關稅開始,越南、泰國的加工廠都不收漁獲,就算現在宣布暫緩90天,但仍有10%關稅,市場還是呈現「恐慌性」。90天後會怎麼都不知道,第三方沒人敢收,必須計算成本才有辦法運作,不然賣不出去或賠錢,要算誰的?
李明信表示,希望幫助漁民度過難關,因為鬼頭刀需要經過第三方加工出口,大部分都是在越南加工後,約有8成外銷到美國,現在衝擊就是越南那邊所有加工廠都喊停,都被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