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執意打關稅戰 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4月8日,上海街頭大屏顯示股市行情。 ic供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7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若中國未能在8日前取消34%的關稅,那麼美國將從9日起對所有中國產品進一步徵收50%的關稅。

8日,針對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於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外交部、商務部: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  

針對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外交部發言人林劍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經濟霸凌,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林劍指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中方必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於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8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東時間4月7日,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發言人說,美方對華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毫無根據,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已經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發言人表示,中方重申,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施壓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停止對華經貿打壓,與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專家:這場關稅戰會變成中美貿易戰2.0  

對中國額外加征50%關稅是什麼概念?4月2日的對華34%關稅,是在原本20%的關稅上加征的,總計54%。在此基礎上再加50%,那麼美國對中國所有商品的關稅將達到104%。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中國很快就宣布對美國所有產品徵收34%的關稅,是世界上第一個反制「對等關稅」的國家。

專家分析,種種跡象表明,大部分歐美成員國還是希望通過談判爭取特朗普取消關稅,而不是關稅戰打到底;這場特朗普對全世界190多個國家發起的關稅戰,最終還是會變成中美貿易戰2.0。

聚焦

  「國家隊」力挺資本市場 a股反彈超3200隻個股上漲

4月8日,a股開啟反彈模式,大消費領漲,反關稅方向持續上攻。上證指數收漲1.58%報3145.55,深證成指漲0.64%報9424.68,創業板指漲1.83%報1840.31,北證50漲4.82%報1094.39。盤面上,超3200隻個股上漲,127隻個股漲停。

當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匯金公司同時發聲,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中央匯金公司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央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國家隊」下場 「真金白銀」注入信心  

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出台引發全球股市震蕩,4月7日a股三大指數大跌,滬指跌破3100點,近3000隻個股跌停。自4月7日尾盤以來,信心不斷被注入市場,「增持」「回購」成了上市公司公告中的「熱詞」。

4月7日尾盤,中央匯金公司表示,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隨後三大指數跌幅有所收窄。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匯金公司同時發聲,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中央匯金公司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央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此後,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中國電科等央企集體宣布出手,增持中國股票資產,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其中,中國電科表示已完成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過20億元,中國國新表示,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4月8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表示,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a股市場有望逐步擺脫短期擾動  

對未來a股走勢,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表示,在當前a股市場面臨外部關稅政策擾動的關鍵時點,隨著市場情緒回升,a股市場有望逐步擺脫短期擾動,回歸反映國內經濟基本面逐步向好的理性軌道。

華安證券表示,周一a股下跌帶有明顯的宣洩情緒,跌幅基本對標對等關稅公布後外圍市場的整體跌幅,因此周一市場的悲觀情緒已經得到很大程度宣洩。穩市措施已然上路,外貿對沖政策有望加速出台,對當下位置上的a股無需悲觀。方向上,建議繼續沿著「前期滯漲、低估值疊加有潛在催化劑的方向」尋找機會。

東方證券表示,一般來說,當市場出現恐慌情緒時,股票etf會展現出「逆市風向標」特徵,場內超級資金藉助股票etf越跌越買,有利於市場情緒修復,短期風險偏好有望改善。

  中國版「平準基金」規模或達數萬億  

2025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股市」寫入總體要求,並提及「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平準基金」作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在市場中一直呼聲較高。中央匯金公司明確自身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引發廣泛關注,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戰略性力量儲備」,除了現有的國家隊救市資金、「救機構」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外,或指向危急時刻直接「救市場」的股市平準基金。

記者注意到,一直以來,以中央匯金公司等大資金為主的「國家隊」,被看作是呵護市場的中堅力量。此前,中央匯金公司已多次在重要時刻出手,如在2015年資本市場劇烈波動,2023年10月全球通脹與美聯儲加息,2024年2月市場遭遇流動性危機等多個情境下,中央匯金公司通過增持四大國有行或買入etf等平抑市場非理性波動,但這是中央匯金公司首次明確承擔「類平準基金」職能。

羅志恆分析稱,從境外經驗看,平準基金一般會設置一個資金使用上限,市值規模在2%-6%之間。我國滬深北合計市值約100萬億元,適合我國的股市平準基金資金規模在2萬億元至6萬億元之間。另一方面,羅志恆提醒,平準基金實施短期對市場有效,但長期仍取決於基本面。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劉常源 黃順威 部分內容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