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南匯支線項目建設迎來新突破。在1標位於下鹽路明挖區間的始發井內,國產自主研製的14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申拓號」整裝待發,即將開啟下鹽路站—T3航站樓站盾構區間掘進任務。至此,南匯支線全線所有盾構區間均已進入掘進施工階段。
1標下鹽路站—T3航站樓站盾構區間線路長約1025米。區間為單洞雙線結構,採用一台14米級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進行施工,由下鹽路明挖區間始發,推進至T3航站樓站接收,施工中運用全預製拼裝技術,確保盾構區間的施工效率和安全質量。
「申拓號」盾構機在推進過程中面對穿越多重建(構)築物、淺覆土施工等多項技術挑戰。在上海申鐵的統籌謀劃和周密組織下,承建單位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秉持「毫米級精度、零沉降控制」的建設理念,針對14米級超大斷面隧道的特殊工況,制定專項施工方案,組建精銳技術團隊,實施全過程動態管控。隨著前期各項設備調試、應急演練及風險防控等準備工作的全面完成,「申拓號」也即將開啟掘進新征程。
據悉,圍繞集團公司對軌道交通新一輪建設提出的「十個目標」工作要求,在盾構推進中,上海申鐵將與相關參建單位聯動協作,嚴格落實盾構推進工作面無泥漿、無積水的要求,齊心協力,精打細作,提升建設質量。
目前,南匯支線高架車站下鹽路站、東大公路站承軌層結構均已完成,地下車站臨港綜合區站主體結構施工完成;臨港開放區站結構回築完成95%;2台9米級大盾構正在掘進,盾構推進已累計完成55%;主線橋樑(不含東支線)支架現澆梁和連續梁已全部完成,預製梁架設已完成43%。
南匯支線全長約34.86公里,其中主線長約27.88公里,東支線長約6.98公里,全線共設6座車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臨港新片區與東方樞紐、虹橋樞紐及上海主城區之間的快速聯繫通道,作為臨港新片區輻射長三角的重要支撐,助力臨港新片區實現「銜接內外、陸海空聯動」的國際開放樞紐功能。
原標題:《自主研發14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整裝待發,南匯支線「超級盾構」開啟掘進任務》
欄目主編:王蔚 文字編輯:王柏玲
來源:作者:文匯報 張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