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平,廣東梅州人,2010年12月入伍,現任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南平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助理。先後獲得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8次,優秀士兵2次,優秀士官3次,也正是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他在15年前的冬天,背起行囊踏上了開往福建的列車。
心態決定狀態
「心態決定狀態」,這句話是劉志平的口頭禪,既是講給指戰員們聽的,也是說給他自己的。
2020年新消防員下隊,劉志平作為老班長,和帶隊幹部一起去福州,將新消防員們接回「家」——位於延平深山裡的大隊營區。一想到要從繁華的福州到山區里度過漫漫生涯,不少新消防員情緒低落,我也是其中一個。看著劉志平肩上兩道粗粗的杠,十分亮眼,再看看他額頭上的幾道皺紋,我心裡想:「這個老消防員起碼有40歲了吧!」 劉志平倒也沒我想像中的那麼老,當時也不過28歲而已,十幾年軍旅的日晒風吹,讓他顯得格外滄桑。到了大隊,我才知道,劉班長是我們中隊的分隊長。那年夏天特別炎熱,延平山區里的營區,白天聽蟬叫,晚上聽蛙鳴。我有些水土不服、睡不好覺,訓練成績上不去,心情一直很低落。
劉志平似乎能洞悉我的心思,我還沒找他訴苦,他就主動來找我:「你很煩惱對吧,在新訓時表現還不錯,來這邊訓練卻都很難優秀,是不是自信心受到了打擊?」他的話,句句戳進我的心坎里。但他又接著安慰我:「距離下次考核的時間還長,足夠你補課趕隊。你雖然年齡比其他新消防員大一點,但我看你體型勻稱、潛力不錯,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迎頭趕上。心態決定狀態,你自己琢磨。」
隨著閱歷的累積,我對「心態決定狀態」這句話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也知道這是劉志平對自己的提醒。入伍十幾年,作為一名父親和一名丈夫,身上也有不少壓力,但他始終能自我調整克服,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地干好每一件事,始終保持著對隊伍的熱忱。
適應環境,改變自己
作為一名消防員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但在隊伍里的生活卻往往有些單調。剛下隊時,我感覺每天的生活高度重複:執勤、訓練、學習、休息……枯燥乏味的日子漸漸澆滅了入伍時的滿腔熱血。
劉志平總是能夠在我的種種表現中發現蛛絲馬跡,察覺到我的思想波動。一次打掃衛生時,我不自覺又陷入了低沉的情緒中,沒有將樓梯扶手擦乾淨,只好再擦一遍。劉志平走過來問我:「你擦扶手時在想什麼?」
我抬頭看了看劉志平,回答道:「我想趕快擦完,然後去休息。」劉志平笑了笑:「你工作時心不在焉,反而會導致返工,沒法休息對吧?」我點了點頭。劉志平拿起抹布,一邊幫我一起擦扶手,一邊告訴我,哪怕是每天重複的工作,也並非沒有意義。如果大家打掃衛生都不用心,中隊的環境就會變得髒亂,誰都不願意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所以,對於分內之事,哪怕再小,也是職責所系,必須高標準完成。只有用心,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精力去學習提高。只抱怨環境而不去改變自己,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劉志平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做了榜樣。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耐力、爆發力逐漸比不上年輕的戰友,但他卻不願意「躺平」,而是通過更嚴苛的訓練,始終將自己的軍事素質保持在高水準,面對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也都是第一個報名。哪怕累到腰酸背痛,哪怕練到精疲力竭,他也從不降低對自身的要求,是指戰員們心目中的「鐵人」。
用真情換真心
幾年後我迎來了晉級,成為一名老消防員,也發現了他身上更多的閃光點。以前,作為一名新消防員,我從他身上學會了如何做好自己;現在,作為老消防員,我更從他身上學會了如何帶好消防員。 劉志平帶人,「軟」「硬」兼具。「軟」的是他那顆關愛指戰員的心,遇到有思想疙瘩的指戰員,劉志平從來不直接批評,而是從指戰員的「朋友圈」入手,打通他家庭、學校、朋友的相互聯繫,了解他的成長軌跡與心路歷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著力點和突破口,用真情換真心。「硬」的是他對大夥們的嚴格要求,訓練中不摻雜一絲水分,眼睛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以身作則、衝鋒在前。
在一次滅火作戰任務中,劉志平帶頭在最前面,堵最危險的缺口;休息時,又不顧自身疲憊給戰士挑水泡、按肩膀……他告訴我,人心都是肉長的,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帶不好的消防員,只有不用心的骨幹。如今的我,對這句話也有了更深地理解。
如果有新消防員問他,14年的老班長,應該會有很多榮譽吧?劉志平只會擺擺手,他珍視榮譽,卻從不炫耀自己過去的功績。他說,把工作干好、把指戰員帶好,就是他最驕傲的事情。在森林消防隊伍中,有很多像劉志平一樣的追夢者,願所有戰友們埋頭向前沖,在追夢的路上披荊斬棘,在挫折中奮起、在艱難中奮鬥,在踏實中進取、在堅持中收穫,以青春之我燃起藍焰之火!
作者:王金喜 程振航
初審:劉裕林 複審:王金喜 終審:劉寶明
校對:周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