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的風浪從來就沒平靜過,這次台軍的舉動卻格外引人注目。據可靠消息透露,台軍近日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啟動了一場大規模海上軍演,艦艇出動、戰機升空,擺出一副要「硬碰硬」的架勢。這可不是普通的例行訓練,而是直指大陸的挑釁意味,試圖在敏感時刻攪動局勢,給對岸製造點「麻煩」。
這場軍演來得蹊蹺,台當局內部似乎也亂了陣腳。台軍高層臨時調兵遣將,連夜部署,連「頭子」蔡英文都被搞得焦頭爛額,只能硬著頭皮出來「安撫人心」。可笑的是,這場軍演不僅沒震懾到誰,反而引來了國際上的「意外插曲」——連遠在歐洲的瑞士都跳出來「警告」我國,指責我們「反應過度」,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一個彈丸小國,也敢對泱泱大國指手畫腳?
台軍突襲軍演,底氣何來?
這場無預警的台海軍演,背後顯然藏著台當局的小算盤。台軍近年來裝備更新速度加快,尤其是從美國手裡弄來的F-16V戰機和「愛國者」導彈系統,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了點「資本」。這次軍演,台軍出動了至少10艘主力艦艇和20架戰機,試圖在海峽中線附近划出一道「紅線」,擺出防禦姿態。
台軍這些動作,說白了就是想借著外援撐腰,給自己壯膽。從演習區域來看,台軍刻意選擇了靠近大陸一側的海域,甚至一度逼近我方領海邊緣。這擺明了是想試探底線,看看大陸的反應有多硬。可惜,台軍的「如意算盤」打得再響,也不過是自欺欺人。他們的艦艇和戰機在數量和質量上,跟大陸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更別提,台軍內部早就問題重重。軍演前夕,台媒就爆出不少醜聞——裝備維護跟不上、士兵訓練不足,甚至連油料補給都出了紕漏。這種情況下,台軍還敢搞突然襲擊式軍演,無非是想製造個「聲勢」,掩蓋自己的虛弱罷了。可這點小伎倆,在大陸眼裡不過是「跳樑小丑」,掀不起什麼大浪。
諷刺的是,台當局還指望通過這場軍演,拉攏一些國際支持。然而,事實證明,除了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其他國家大多冷眼旁觀。歐洲國家忙著自家的事,誰有空陪著**「玩火」?結果,台軍這場「秀肌肉」的表演,反倒成了國際笑柄。
「頭子」騎虎難下,局勢失控
這場軍演的突然性,連台當局自己都沒完全準備好。據傳,蔡英文在軍演開始前一天才得到完整彙報,臨時召集幕僚開會,討論如何應對可能的「後果」。台軍這次行動,完全是「先斬後奏」,讓「頭子」措手不及,只能被迫站台。這也暴露了台當局內部的混亂——軍方和行政部門步調不一,各玩各的算盤。
蔡英文現在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如果強硬到底,大陸的反制措施必然接踵而至,經濟制裁、軍事威懾,甚至可能直接讓台海局勢徹底失控。可如果示弱退讓,又怕丟了面子,動搖島內支持者的信心。更何況,美國那邊還在敲邊鼓,催著**「頂住壓力」,別讓他們的軍售計劃泡湯。
從過往經驗看,大陸從不慣著這種挑釁。俄烏衝突中,俄軍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精準打擊烏軍目標的案例,早就給了我們啟示——面對挑釁,最有效的回應就是毫不留情的反擊。台軍這場軍演,恐怕已經點燃了大陸的怒火,後果可想而知。不出意外,我軍很快就會亮出「殺手鐧」,讓台當局明白,玩火的代價有多重。
而島內民眾,對這場軍演的態度也很耐人尋味。台媒報道,不少民眾私下抱怨,軍演不僅擾民,還讓生活成本上升——油價上漲、物價波動,全都跟這「作秀」脫不了干係。台當局想用軍演提振士氣,結果卻弄得民怨沸騰,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瑞士跳出來「警告」,誰給的膽子?
最讓人意外的,是瑞士這個「中立國」竟然也摻和進來。據外媒報道,瑞士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對台海緊張局勢表示關切」,並「警告」中國不要「過度反應」。一個靠賣手錶和銀行混日子的國家,居然敢對大國事務說三道四,真是活久見。
瑞士這次跳出來,表面上是「維護和平」,實際上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跟美國和歐盟關係密切,這次的「警告」很可能是在替西方發聲,試探大陸底線。可問題是,瑞士壓根沒那個實力,連自己的軍隊都拿不出像樣的裝備,還想對我國指手畫腳?
這讓我想起俄烏戰場上的一個教訓:小國要是沒掂量清自己的斤兩,就別隨便站隊。烏克蘭當初仗著北約撐腰,硬著頭皮跟俄羅斯對著干,結果呢?重武器被俄軍打得七零八落,連個像樣的防線都守不住。瑞士要是真以為靠幾句「警告」就能影響台海局勢,那真是天真得可愛。
更何況,大陸從沒把這種「蚍蜉撼樹」的挑釁放在眼裡。台海是我們的核心利益,誰敢插手,誰就得付出代價。瑞士這次「警告」,無非是給自己找不痛快,估計很快就會被現實打臉。
至於台軍這場軍演,最終結局早已註定。無論是「頭子」的無可奈何,還是瑞士的「越界警告」,都改變不了大局。台海這盤棋,主動權始終在大陸手裡。台當局再怎麼折騰,也不過是「困獸之鬥」,等著被收拾罷了。就像俄軍在庫爾斯克圍剿烏軍一樣,任何挑釁者,最終都逃不過被碾壓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