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月底,中國和巴基斯坦簽署了選拔訓練航天員的合作協議,按照計劃,雙方將利用一年左右時間選拔巴基斯坦航天員,並在中國接受全方位訓練,未來將擇機安排兩國航天員一道進入中國空間站,執行短期飛行任務。這將是中方首次為外國選拔訓練航天員,中國空間站也將迎來首位外籍航天員造訪。
(中國和巴基斯坦簽署選拔訓練航天員的合作協議)
然而,中國開放空間站,在太空探索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卻讓美國的一些人急眼了。據環球網報道,日前,美國太空行動情報部門副主管羅恩·勒奇炒作稱,中國在太空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可能會削弱美國在太空競賽中的優勢,他還聲稱,最擔心中國發揮太空影響力,成為其他國家的首選合作夥伴。
勒奇的這一番發言,還是熟悉的炒作「中國威脅」的論調,但是從頭到尾都站不住腳,而且反而有一些不打自招的味道。要知道,中國之所以另起爐灶,打造中國空間站,就是因為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將我們拒之門外。也就是說,美國當初不帶中國玩,現在還看不慣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這簡直是一種強盜邏輯。
而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自從立項實施以來,就著眼面向全人類,共享中國的發展成果,主動開放中國空間站的合作機會。但是我們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真正大搞外空軍備競賽的恰恰是美國,比如近年來,美國太空發展局正著力為軍方打造「擴散型作戰空間架構」,旨在將數百顆攜帶關鍵作戰能力的衛星發射到約2000公里或更低的近地軌道,建立一個低地球軌道戰術網路,進行數據傳輸、導航定位等功能,說白了就是為了監視和威懾對手。
不過,美方的這種炒作,本質上是一種無能狂怒,按照特朗普的行事作風,但凡自己手裡有牌,就會不斷地向別國施壓,要求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如今之所以沒有使用這一招,只會給中國製造輿論壓力,實際上是因為美國已經沒有帶別國玩的實力了。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
與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成果相比,美國這兩年在這方面讓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些滑鐵盧事件,比如最出名的就是宇航員滯留國際空間站一事,2024年6月兩名美國宇航員搭乘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赴空間站,這項任務原本為期8天,但由於「星際客機」出現技術故障,導致兩人至今仍舊未能返回地球,特朗普本人最近還因為對這兩名宇航員的不當發言而引發非議。
而且,由於國際空間站已經超期服役了近10年,部分設備的使用壽命明顯超過了原本的設計期限,所以近幾年可謂是問題不斷,比如明顯的漏氣甚至有可能危及宇航員的安全,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國際空間站甚至未必能安全服役至2030年。
(滯留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宇航員)
對於中方而言,與巴基斯坦的合作只是一個起點,中方願意同所有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開展交流與合作。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的確已經意識到,相比美國,中國才是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這是美國阻止和改變不了的大趨勢,也不以美國的抹黑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