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謝幕!為「拖」回瓦良格航母,蒙冤19年,中國航母奠基人去世

中國不造航母 我死不瞑目!——劉華清

歷史轉折時刻,工程進度達到68%的「瓦良格號」被劃歸至烏克蘭名下。然而,在東歐經濟深陷寒冬的背景下,這艘龐大的鋼鐵戰艦卻成了一塊棘手的難題——拆解它的成本高達2.5億美元,而預計的殘值卻僅有500萬美元;若選擇閑置,則需承擔更為高昂的維護費用。正當烏克蘭基輔政府陷入兩難境地之時,一個致力於發展藍水海軍的東方大國向其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

香港商人徐增平沖在前線把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從烏克蘭買回來,但還有一個人也為瓦良格號拉回國內起了決定性作用,他也被稱作中國航母的奠基人,他便是邵淳
然而英雄總會落幕,
3月7日,原華夏證券董事長,中國航母奠基人邵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大連去世,享年81歲。多名中央財經大學校友、金融從業者紛紛發文哀悼。

銹跡斑斑的瓦格良號

驚心動魄的博弈

1998年嚴冬之際,香港商人徐增平承載著一項特殊使命,踏上了黑海沿岸的土地。這位出身山東的退伍軍人,以改造海上休閑設施為幌子,巧妙地與烏克蘭方面展開了談判。在瀰漫著伏特加酒香的談判宴席上,被譽為「白酒將軍」的徐增平,在短短十分鐘內豪飲六斤烈酒,憑藉其非凡的膽識與談判技巧,硬是將原本高達1億美元的報價,銳減至1800萬美元西方媒體曾譏諷中國購得的僅是一堆「無用廢鐵」。殊不知,正是這艘在外人眼中看似無用的「廢鐵」,卻承載著中國實現航母夢想的唯一曙光。

但真正的挑戰才悄然拉開序幕。美國私下施加壓力,迫使烏克蘭拆除航母上的核心部件;土耳其則以「海峽安全」為借口,將「瓦良格」號扣留在黑海長達16個月之久,並索取高達10億美元的巨額保證金。在拖船橫渡愛琴海的途中,更是遭遇了罕見的9級風暴,導致希臘船員在搶救纜繩時不幸犧牲,到了愛琴海,埃及又拒絕瓦良格號通過蘇伊士運河,只得繞遠路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途徑大西洋繞非洲回國。……這一路上的艱難險阻,猶如唐僧西天取經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艱辛。

整個航程15200海里,長途跋涉672天的艱難歷程,花費3000萬美元。2004年中國向創律公司支付8.78億元人民幣,2.78億用於支付運輸費用及其它費用,華夏證券分得4.8億元,徐增平分得1.2億。

邵淳的「孤注一擲」

徐增平在項目的後期遭遇了嚴重的資金困境,這直接使得航母回歸祖國的計劃陷入了停滯狀態。1998年,當徐增平發出求助信號時,邵老先生毅然決定以一家第三方公司的名義,先行墊付了2000萬美元的資金。面對項目資金鏈瀕臨斷裂的危機、國際社會的種種質疑以及內部的深入調查,邵老先生更是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個人財產中的4800萬美元,他以一種「縱使失敗,我亦甘願承擔後果」的決絕態度,硬是將即將被拍賣的瓦良格號從拍賣邊緣拽回中國,使之最終得以重返中國。

然而,由於在操作瓦良格號回歸的相關程序中存在一些不符合規定的行為,1999年,邵老先生不幸遭遇了停職審查,並最終失去了他原本在財經界顯赫的職位。在那個時代,他的年薪已達到百萬之巨,但丟職之後,他長期未能再獲重用,月薪驟降至區區3000元,與普通職員無異。更為遺憾的是,他長時間內無法恢復原有的職務,這一冤屈整整伴隨了他19年之久。這19年間,老先生默默承受了巨大的不公與委屈。

直到19年後的2018年,我國正式為邵老先生頒發了「為中國航母作出突出貢獻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過往貢獻的高度認可,也標誌著老先生終於得以沉冤昭雪,他的付出與犧牲得到了國家的肯定與銘記。

涅槃重生的奇蹟

2002年,那艘曾經銹跡斑斑的鋼鐵巨艦終於緩緩駛入南海的懷抱。三年後,大連造船廠啟動了一項跨世紀的偉大工程。到了2005年,當大連造船廠的工程師們滿懷期待地打開瓦良格號的艙門時,他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儘管外表飽經風霜,但內部的4台汽輪機組、8座燃油鍋爐等核心設備竟奇蹟般地完好無損!這些核心設備是烏克蘭頂著美國的巨大壓力保留下來的「火種」,它們的存在讓中國在航母發展道路上少走了整整20年的彎路。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2012年的秋天,煥然一新的遼寧艦正式入列中國海軍,艦體上原有的俄文標識已然消失,這標誌著中國航母時代的正式到來。更令人振奮的是,2017年下水的山東艦僅僅用了四年的時間便成功建成,這不僅是中國海軍實力的彰顯,更是中國完全消化吸收航母建造技術的有力證明。

回首往昔,2012年遼寧艦的正式服役,宣告了中國「無航母時代」的終結。而那些在這一過程中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無論是曾背負罵名的商人、抵押身家的金融家,還是犧牲在異國的希臘水手……他們的名字或許不為人知,但他們的精神卻如同航母甲板上呼嘯而起的戰機轟鳴,永遠迴響在中國的藍天之上。

英雄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老去,但瓦良格號所承載的故事卻如同不滅的印記,深深地鐫刻在了整個民族的記憶之中。它向我們訴說著一個永恆的真理:大國的崛起之路從來都不是鋪滿鮮花的坦途,而是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唯有憑藉智慧去化解種種刁難,以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去跨越重重風暴,我們才能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穩住航向,最終托舉起一個民族璀璨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