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軍事實力的進步,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尤其是去年12月26日,疑似我國六代機試飛的畫面被公開時,更是驚得美國相關工作人員「連夜」回五角大樓加班,讓五角大樓周邊道路居然在聖誕節假期期間「堵車」了。
中國給美國的類似的「驚喜」有很多,所以導致美國方面發出了疑問,中國是不是在「玩賴」?因為美國一向來是把自己最先進的技術——哪怕是正在研發階段的技術拿出來「炫耀」的,但中國卻不一樣,美國表示,中國隱藏的武器比現役的武器要「先進20年」,這是真的嗎?
· 「那是殲-10改!」
在我國軍迷之間,有一個很著名的梗就是「那是殲-10改」,以至於許多軍迷在提到殲-20以及其他先進的戰鬥機時,都會開玩笑表示,「不過是殲-10改而已」。
為什麼會有這個梗?因為張召忠曾公開表示,在中國研究五代機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時,自己被外國媒體問及中國是否在研發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當時,他十分肯定地表示,中國哪有那個能力,這麼快就研究出五代機?那不過是殲-10的改進型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個「四代半」。
沒想到的是,美國方面居然聽信了他的說辭,認為中國還沒有研製五代機的能力,輕易拆除了F-22的生產線。可沒想到的是,就在美國拆除F-22生產線的同一年,我國的殲-20就完成了首飛,讓美國人氣得牙痒痒。
也是因為這樣,張召忠被認為是我國「戰略忽悠局」的局長,被喜愛他的軍迷們稱之為「局座」。
局座成功「忽悠瘸了」美國人,但對中國人來說,這種突然的「驚喜」或許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這並不是我們唯一一次「突然」爆出什麼先進裝備。
比如,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是在我國2019年國慶閱兵時「突然」公開亮相的,我國因此成為了全球首個裝備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讓美國極為震動,因為這個時候,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還在研製階段。美國專家認為,東風-17讓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的「前沿存在」戰略影響力有所削弱,美國必須重新審視其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的「生存情況」。
但東風-17的存在真的是無跡可尋的嗎?其實也並非如此,因為在2014年我國完成高超音速無人飛行裝置的飛行測試任務時,國防部曾公布此消息,美國五角大樓也曾對此進行研究,但總體來說,美國對這個飛行器的關注度還是比較低的。
可能打死他們都想不到,這其實是東風-17的核心技術,而我國對此也是嚴格保密,直到東風-17公開亮相。
由於美方總是忽略一些「微小信號」,導致他們總是對中國的軍事實力產生「誤判」,美國國內這幾年也不斷有質疑我國「玩賴」的聲音出現,那我們到底「玩賴」什麼了呢?
· 美國質疑中國「玩賴」?
其實,美國的質疑很簡單,就是說我們公開的武器裝備永遠不如隱藏的「先進」,甚至要比我們隱藏的那些落後20年,說中國的軍事實力被「嚴重低估」了。
比如,美國認為,我國的戰略洲際導彈東風-41是在2019年的國慶閱兵上亮相的,但美國方面的消息指出,這款導彈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解決了固體燃料推進技術的問題,在1994年就已經定型。
美國一些智庫認為,東風-41實際上早已完成研發和試射,但其真正亮相的時間是2019年,這期間中國軍工科研人員不可能什麼都不幹,肯定研發了其他新型戰略核導彈,而且可能還不止一種,所以說中國隱藏的裝備比公開的要領先20年。
美國國防部實際上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但要稍微「保守」一些,美國國防部在2024年發布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認為,中國實際上最強的武器領先公開水平10年。
比如,這份報告中提到,中國正在發展一款代號為「東風-27」的遠程彈道導彈,其射程高達8000公里,能夠填補中程導彈和洲際導彈之間的射程空白,還具有反航母能力,能夠擊穿所謂的「第三島鏈」,是名副其實的「夏威夷快遞」。
此外,這份報告還聲稱中國已經擁有了600枚核彈頭,到2030年將擁有超過1000枚核彈頭。
總之,美國國防部的這份報告是極盡誇張之能事,表示中國隱藏了自己真正的軍事實力,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
因而,這份報告也受到了我國的強烈批駁和反對,我國國防部專門發表講話稱,該報告臆測我國軍力發展,粗暴干涉我國內政,對我國軍隊進行造謠抹黑,我們堅決反對。
當然,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雖然美國方面聲稱我國「隱藏實力」,實際武器裝備領先20年時在鼓吹「中國威脅論」,但在某程度上,這種論調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家都知道,我國對於武器裝備的態度一直相當保守,長期奉行「服役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發展規律,所以,確實當我們真正公開和服役某種武器裝備時,說明已經有更先進的裝備在研製當中了。
但這是中國在「玩賴」嗎?當然不是,只是中美兩國對於武器裝備的態度並不相同。美國一向喜歡展示自己的最先進的武器技術——甚至是還在研製甚至是立項階段就開始「瘋狂吹噓」。
比如,美國曾吹噓自己能夠大幅提升導彈射程和追擊能力的雙脈衝發動機,當時美國昭告天下的態度彷彿他們已經裝備上了似的,可等到中國把這種發動機研製出來了,美國的雙脈衝發動機還沒影呢。
再比如,中國早已裝備了高超音速導彈,但美國研究了這麼多年,高超音速武器依舊「試射失敗」。
美國瘋狂吹噓自己的軍工,當然是為了威懾全球,讓大家都認為他們手上還有極為先進的武器裝備,不敢輕舉妄動,這樣才能繼續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不能說美國這麼做是錯的,但讓我們像美國一樣「提前」吹噓自己,恐怕我們也是做不到的,這不是我們在「玩賴」,只是過去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這樣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做法。
· 我們不需要美國指手畫腳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也曾依靠蘇聯的援助建立起了基礎工業,但最終,事實證明不管是蔣介石想依靠的美國,還是紅色陣營的老大哥蘇聯都是靠不住的,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蘇聯的援助撤走了,也讓我們下定了自力更生的決心。
而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始終面對著複雜的外部環境,美國、蘇聯這兩個大國可以說都對我們虎視眈眈,也都曾對我們進行過核訛詐,因而,我們在武器裝備研發的時候都格外謹慎,不僅保密工作非常嚴格,還有一整套「代號」、黑話,防止外人得知具體情況。
比如,在毛主席提出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指示之後,我國於1958年啟動了核潛艇的研製工作,而為了防止美蘇從中作梗,其保密程度堪比原子彈研究。
我們都知道,我國核潛艇的總設計師正是今年2月6日逝世,享年99歲的黃旭華。在接到核潛艇研製的任務後,黃旭華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沒有回過老家,也從未和家人透露他到底是在做什麼工作的。
期間,黃旭華的父親、二哥過世,他都脫不開身,未能回家奔喪,讓自己極為悲痛,也讓家人極為不解。
直到1987年,黃旭華才終於給自己年過九旬的母親寄去一封家信,心中夾著一篇關於核潛艇的報道,家人才明白,黃旭華這麼多年不回家,是為國家鑄脊樑去了。而黃旭華的母親從63歲等到93歲,才終於見到兒子一面。
在國家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黃旭華和同事們隱姓埋名,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萬個數據,並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讓我們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讓外國不敢再小看我們。
黃旭華當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但我國的許多武器裝備雖然研製時的保密等級沒有核潛艇那麼高,卻也是相當機密的,這當然也是為了避免美國等國家的干擾,實現我們軍事實力的發展。
而我們要說的是,我們在武器裝備的問題上,公開什麼、保密什麼,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有自己的戰略方向和未來規劃,我們從不對美國吹噓自己的事情作何評論,美國也不要對我們的武器裝備研製問題指手畫腳。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公開一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就像我們在毛主席誕辰突然「放出」兩架六代機試飛一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