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道,在眾多烏克蘭軍隊中,不難發現一些特殊的身影——那些截肢後仍堅持服役的士兵,他們通常不止一位,而是散落於各個部隊之中。在國家面臨重重困難之際,他們出於強烈的責任感,毅然選擇再次踏上戰場,守護家園。
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露,這些勇士是38萬受傷士兵中的一員,而另有4.6萬名軍人在戰爭中英勇犧牲,數萬人則下落不明或被俘。
前線局勢依舊嚴峻,俄羅斯不惜代價,持續對已控制的近20%烏克蘭領土進行小幅但穩定的擴張。相比之下,烏克蘭在兵力與火力上均處於劣勢,同時還面臨著外交困境,尤其是曾經的盟友美國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卻將烏克蘭及其歐洲夥伴排除在外。
然而,正是這樣的艱難局勢,激發了這些受傷士兵重返戰場的決心。自他們幾年前離開平靜生活,投身保家衛國的戰鬥以來,戰場的環境並未發生太大改變。以下是他們的感人故事:
安德里·魯布留克,38歲,曾是烏克蘭特種部隊artan的高級中士,負責軍事情報工作。自俄羅斯非法侵佔克里米亞及在頓涅茨克地區發動侵略後,他於2015年毅然參軍。在平民生活中,他是一位樸實的農民;在軍隊中,他則是一名出色的偵察工程師。2022年11月,在執行任務時,他遭遇未爆炸彈藥爆炸,失去雙臂,腿部重傷,視力受損。但即便如此,他仍在2024年春天重返戰場,承擔起訓練新兵和監控敵方無人機的重任。他說:「用四肢戰鬥是常人的事,而失去它們後仍堅持戰鬥,才是真正的挑戰。只有接受並克服挑戰的人,才真正活著。」
馬克西姆·維索茨基,42歲,戰前是烏克蘭某大銀行的高級經理。2023年11月的一個雨夜,他不幸在執行無人機發射任務時踩到地雷,左腿被炸斷。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很快接受了命運,他說:「哀悼無用,哭泣和擔憂無法讓腿回來。」2024年5月,他重新穿上軍裝,指揮重型無人機執行夜間任務,彷彿回到了久違的家。他認為,為了生活的信心,必須走出困境,成為戰爭無法擊垮的人。
奧列克桑德爾·扎林斯基,34歲,2023年秋天在步兵部隊時遭遇炮擊,手臂被截斷,成為唯一倖存者。重返軍隊後,他開始擔任疏散任務的導航員,繪製路線、評估任務,確保步兵安全撤離。起初,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接受了新角色。
此外,還有59歲的安德里·謝爾希耶夫、43歲的謝爾蓋·圖馬諾夫斯基、42歲的列昂尼德·洛布丘克等勇士,他們分別在排雷、無人機組裝、炮兵系統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各自經歷了截肢的痛苦,但他們仍堅守戰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真正的勇士。
帕夫洛·羅曼諾夫斯基,34歲,在頓涅茨克地區執行軍事任務時失去一條腿。如今,他負責監督無人機製造實驗室,為前線組裝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他說:「同志們一直告訴我,他們在等我回來。」
謝爾蓋·波茲尼亞克,50歲,是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狙擊隊的指揮官。在頓涅茨克地區的一次反攻中踩到地雷後,他左腿被截肢。但他並未因此退縮,於2023年12月重返軍隊。他認為戰爭不會很快結束,作為指揮官,他必須為士兵樹立榜樣。
這些勇士們的故事,是對生命與勇氣的最好詮釋。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難,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戰勝一切。
在朋友圈分享這個故事;關注『跟著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