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克蘭與美國之間關於投資和安全問題的協商備受關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與美國達成一項「強有力且真正有用的協議」,以加強兩國在投資和安全領域的合作。
他強調,烏克蘭一直在追求和平,並致力於實現持久和平,以避免未來的衝突。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與美國高層官員的會晤也引起了烏克蘭國內的廣泛關注。烏克蘭人希望看到美烏會談是否真的能為烏克蘭帶來安全保障,尤其是在當前即將和談的形勢下。
澤連斯基指出,提升烏克蘭的防禦能力和獲得強有力的安全保障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據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跟澤連斯基會面時,拿出了一份至少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換援助」的協議草案。但由於條件太過苛刻,並未得到烏克蘭的熱情回應,也可以說是被接拒絕了。
根據外媒披露的細節,美國和烏克蘭計劃成立一個聯合投資基金,目標是確保俄烏衝突中的「敵對方」不能從烏克蘭的重建中獲利。
這個協議不僅涉及到稀土等關鍵礦產資源,還包括石油、天然氣、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
根據草案,烏克蘭需要將其資源開採收入的50%交給美國。另外,未來頒發給第三方的開採許可證,其財務價值的一半也要上交美方。知情人士透露,這種安排基本上就是讓烏克蘭「先給美國交錢,再考慮自己國家的發展」。
此外,美國還會得到優先購買烏克蘭出口礦產的權利。這個基金將負責制定所有相關項目的標準和條款,執行過程還要遵循紐約州的法律。
可以說,這一協議對烏克蘭來說無疑是「獅子大開口」。
但澤連斯基看了看,覺得這事兒沒那麼簡單。他說,現在美方提出的方案里,唯一明確的就是烏克蘭得交出50%的礦產資源,這聽著就不太對勁兒啊。
澤連斯基抱怨稱,美國給了烏克蘭大約1000億美元的援助,現在卻想用這些援助來換5000億美元的稀土礦產,「這不是認真的對話」。
不過,這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烏克蘭現在確實是需要援助,而美國呢,也確實是看中了烏克蘭的稀土資源。但是,這種「稀土換援助」的做法,真的能讓烏克蘭走出困境嗎?
要我說,美西方為了打壓俄羅斯,援助本應該是無私的,而不應該附帶太多的條件。美國這種做法,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趁火打劫的嫌疑。而烏克蘭呢,也需要擦亮眼睛,看清楚這份協議背後的真正意圖。
不僅如此,美國副總統萬斯的言論也為烏克蘭與美國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萬斯明確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衝突中具有壓倒性的實力優勢,因此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已無濟於事,這相當於給烏克蘭結局定了性,必敗無疑。
隨後,美國將不再堅持對烏克蘭的援助,這讓烏克蘭處境更加艱難。當前歐洲的軍火庫存也已見底,烏克蘭急需愛國者反導系統的攔截彈,但美國停止供應,導致烏克蘭面臨巨大的防禦壓力,只能眼看著俄軍導彈狂轟亂炸。
從美國的立場來看,他們可能希望通過極限施壓的方式,榨取烏克蘭的最大價值,同時也在推動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談判。在他們看來,切斷援助將迫使基輔最終妥協,按照美國的意願與莫斯科展開對話。
今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到,美國可能會調整對俄羅斯的制裁,以促成與俄烏衝突相關的協議。
貝森特暗示,美國願意根據俄羅斯在談判桌上的立場靈活操作制裁,這可以看成是特朗普親近俄羅斯的又一個信號,顯示出美國不惜放棄老對手,收割烏克蘭,也要率先推進和平進程。
那麼, 美國想達成這一目的,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烏克蘭,但是目前已經在談判了,情況應該會樂觀一些,畢竟最終烏克蘭還是要聽美國的話。
另一個難纏的就是歐盟了。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國向英國部署B-52戰略轟炸機就很耐人尋味了。
日前,美國空軍第23轟炸機中隊的4架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抵達英國費爾福德皇家空軍基地。
雖然跨大西洋的軍事部署已成為常態,但這次部署發生在美國副總統萬斯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並發表爭議性言論之際,不免讓外界猜測其中的深意。
眾所周知,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旨在加強北約盟國在大西洋一側的空中作戰能力。B-52H轟炸機的到來是早已計劃好的行動,並不是臨時決定。然而,結合萬斯在慕尼黑的言論,這似乎預示著美國正在為塑造新的全球戰略框架而努力。
美國在這個節骨眼上展示強硬的軍事姿態,無疑是在提醒各方,尤其是歐洲國家,美國仍是全球最強的那個,在俄烏談判中,肯定是要佔據主導位置。
隨著俄烏和談氛圍的升溫,美國或許希望通過拉攏俄羅斯,迫使歐洲和烏克蘭在某些問題上作出讓步。這種硬實力與軟外交相結合的策略,透露出美國在大國博弈中深諳權衡之道。
最後看來,作為棋子的烏克蘭將進退兩難。
一方面,它需要美國的安全保障和軍事支持;另一方面,美國所提條件對於烏克蘭來說顯得過於苛刻。美國希望以礦產資源作為交換,從烏克蘭獲得報酬,而烏克蘭則需要在捍衛自身利益與滿足美國要求之間找到平衡。
有人認為,澤連斯基最聰明的選擇就是投靠俄羅斯。或者如果美歐停援,烏克蘭就加入俄羅斯。看美歐怎麼辦?
但這種想法有點太過天真,目前怎麼看大贏家都是美國,得到烏克蘭的稀土後,耗盡了軍事儲備的歐洲,最後不得不低下頭找美國。但在此我們要提醒歐洲,全球稀土完整產業鏈在中國,美國就算有稀土,也難以發揮大的作用。
此外,也有消息顯示,不管是美國還是烏克蘭,都希望中國能發揮作用,甚至出動維和部隊駐守烏克蘭,以保證俄烏和談的公平公正和後續的長久和平。
但禍是你們闖的,就連重建烏克蘭的利益,都被美國攥到了手裡,中國並沒有足夠的理由出兵烏克蘭。且看各方接下來如何出招吧,我們先靜待其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