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在611所,一個頭髮花白的男人一臉焦急,他語氣沉重,對前來調查的工作人員說:
「首飛後定型任務時間緊迫,任務艱巨!我已經安排了懂技術的系統總師協助工作!」
說到這裡男人頓了頓,語氣變得堅定,
「如果有什麼大的問題,我來解決!」
這便是殲10戰鬥機設計總師宋文驄院士在得知殲10泄密後的一些反應。
【殲10戰鬥機設計總師宋文驄院士】
當時殲10的絕密資料已經被在網上公開,宋文驄院士做好了承擔一切責任的準備,但好在最終殲10泄密事件得以告破,而造成這起泄密案的工程師也被抓判刑。
下面我們不妨就來回顧一下此次泄密事件。
不同尋常的文章
1995年5月19日,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保衛部門的一名成員開始工作,進入「西南教育網」進行每日例行大的網頁瀏覽。
突然,他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標題,關乎中國當時最新銳的戰鬥機殲10。
【殲10戰鬥機】
他立即點進文章,隨著看到的正文越來越多,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因為文章中涉及到的殲10細節信息實在是太多了,他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泄密事件,隨後立馬接通成都市國家安全局的電話,彙報了他的發現。
成都市國家安全局獲悉後立即作出安排,要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先將相關文章刪除,避免文章內容進一步擴散傳播,並同時將案情分別上報四川省國家安全廳和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以及安排專業部門針對文章進行密級鑒定。
【專業部門曾針對該泄密案進行過密級鑒定】
很快就確定,
「文章嚴重泄露了我軍工機密和中央領導的有關指導精神。」
成都市國家安全局當即組建專項調查組,調查這起殲10泄密案。
很快,成都市國家安全局鎖定了一個嫌疑人,其網路ID是「GUN槍王」,現實中是成都理工學院的一名姓趙的學生。
調查組立即前往成都理工學院,找到這名學生詢問情況,在一番努力之後,趙姓學生告訴調查組,他應該是在重慶郵電學院網站或華南理工學院網站上看到相關文章的,因為這兩個網站是他經常瀏覽的。
【學院機房】
不過遺憾的是,調查組並未在這兩個網站上發現泄密文章的原文。
趙姓學生這時候也有些著急,因為他本人很擔心自己會受到懲罰,可他明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捲入了泄密案件。
調查組看著因為著急而逐漸開始語無倫次的趙姓學生,一邊安慰他,一邊詢問他是不是願意跟著他們去還原一下發文那天都經歷了什麼,趙姓學生迫切想要洗清自己的嫌疑,忙不迭的點頭答應。
在調查組的陪同下,趙姓學生登上電子科大網站,努力回憶自己發文那天到底上網看了些什麼東西。
【調查組陪同調查(非本案涉及的趙姓學生)】
一個小時後,趙姓學生憑藉不錯的記憶力,終於想起來自己下載的原文來自「深圳郵電網BBS(電子公告板)『一網情深』」。
實為參與殲10項目的工程師泄密
調查組得到新的線索後,也不忘教育提醒了一下趙姓學生,愛好軍事和上網沒問題,但也要注意轉載是否有問題。
隨後調查組聯合電子科大的有關專家,針對泄密文章發布方進行了追蹤鎖定,發現是某人在1995年5月13日時,從深圳郵電網一台名叫「Maxll-43」的微機上發出來的,不過在此之前該微機已經被修改,但這並未難到專家。
【網路追蹤鎖定概念圖】
一番操作後,專家進一步順藤摸瓜到「華南教育科學網」華南理工大學所設的「木棉站軍事版」,泄密文章曾存在於此,但有些遺憾的是,文章再次被刪除了。
為了儘快找到泄密嫌疑人,四川省國家安全廳廳長專程來到成都市國家安全局,與調查組一起分析案情後,表示可以從深圳郵電網—東北育才學校、華南科研網—華南理工大學「木棉站軍事版」兩頭入手調查。
【網路追蹤概念圖】
與此同時,負責案件調查的各部門也接到上級指示,加緊「內查工作」,在內查過程中,就出現了文章開頭我們描述的那一幕。
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追查的兩條網路源頭有了結果,涉及人員都是轉載者,並非泄密者;
內查工作則通過對成都地區涉及到的27家單位,近10萬人摸排後,將範圍最終劃定在某廠和某研究所中。
很快,犯罪嫌疑人郭健暴露了。
【犯罪嫌疑人暴露被捕(圖中被捕人非郭健)】
郭健此人也算是個人才,他1992年7月經大學畢業分配,進入某研究所工作,擔任助理工程師,參加了中國殲10戰鬥機的設計工作,過程中還曾先後兩次被公派出國培訓。
只是不知道是被國外的自由迷了眼,還是此人本身就有散漫的毛病,他出現了長期曠工的情況,也因此被研究院於1998年7月開除。
1999年5月上旬,他在上網時圍繞才首飛不久的殲10,和一個軍迷吵了起來。
【殲10戰鬥機】
為了證明自己就是牛掰,就是知道很多殲10的專業技術,乾脆在成都「威震四方」BBS上以「netman」為署名,在線編寫了泄密文章並發布。
因為這件事,郭健小火了一把,受到了網上軍迷的追捧,認為其是真正有研究有本事的大佬。
而郭健也是沉迷於這種感覺,完全將泄露國家重要機密當承擔法律責任拋在了腦後。
等有關部門和警察找上門來的時候,郭健才如夢方醒。
【犯罪嫌疑人被判刑】
但此時再後悔已經遲了,最終郭健因為泄露國家軍事秘密,而被依法逮捕,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
參考資料:
【1】《他的微笑,映在藍天上 ——追憶殲十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院士》 澎湃新聞[2019.9.16.]
【2】《案例1:網上泄密案件——殲10泄密案偵破記》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