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天平一邊倒,美軍親手給NGAD「判死刑」,句句不離中國

中國六代機震撼首秀,這次壓力給到美國

在過去的十年里,世界彷彿目睹了一場航空工業的「東方神話」。中國憑藉雄厚的國家資源和不斷升級的研發策略,在航空領域實現了驚人的進步,更重要的是,空中實力天平已然一邊倒。

大家都知道,殲-20殲-16這些機型已經不再是紙面上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地成為了中國空軍的重要一環。很多軍事專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在第六代戰機的道路上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想到,這一筆遠比大家想像中來的更早!

1、美官員談六代機,句句不離中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今年冬天,中國上空出現的兩款新型戰機照片,瞬間引爆全球防務界熱議,其中一款則被命名為「殲-36」。

明眼人都能看出,無論從外觀設計還是功能配置,這些新型戰機無疑都符合外界對第六代戰鬥機的預期。因此,中國的發展令一些國家感到震驚,特別是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航空強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航空技術的引領者。然而,如今中國在第六代戰機研發上的迅速推進,顯然給美國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就拿NGAD這個六代機項目為例,其已經成為美國航空界的一塊心病。要知道,一直以來,美國對於自家的先進戰機都抱有極大的信心,但如今卻面臨著來自東方的挑戰。

觀察者網報道,聖誕節這才過去沒多久,美國各級官員已經忍不住了,開始拿中國六代機說事,紛紛表達自己看法。

2、美空軍親手給NGAD「判死刑」

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在卸任前的最後一個夏天裡,居然親手給NGAD這個「大計劃」判了死刑。

這可不是一般的決定,這意味著美國在新型戰機的研發上可能要暫緩腳步,甚至是退後。這樣的消息無異於在西方防務圈內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眼看中國六代機都已經升空,美國的智庫、軍事專家以及媒體感受到沉重壓力。有些人甚至將此稱為美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即一種在冷戰時期因為蘇聯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而感受到的巨大震驚與焦慮。

雖然美國空軍還在努力安撫這場風波,並表示他們的NGAD項目並非完全停滯,但面對中國第六代戰機推進的速度,他們確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有意思的是,不僅美國人感受到壓力,台灣地區媒體也沒閑著。《上報》在評論解放軍可能的「第六代」戰機現身時,引用了西方權威機構的分析,認為中國將在2025年前後把重心放在無人和有人協同作戰上。

3、中美六代機之間的差距

這種分析涉及一種新的作戰模式:未來的戰爭或許不再只是由人類駕駛戰機發起的對抗,而是在先進AI和自主系統的支持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機協同」。

其實,對於這一點,美國也早早意識到協同作戰的重要性,在最初的六代機概念中,就恰好包含了人與無人機協同作戰的設想。

然而,這樣的戰略布局並不是簡單的拼圖遊戲,而是需要持續的技術積累和資源投入。自2019年以來,美國國防預算的緊縮使得許多雄心勃勃的項目被擱置,即便有些項目得以繼續,也遭遇了經費削減的挑戰,「NGAD」自然不例外。

只是,美國的這種「糾結」並沒有讓其他國家停下腳步,中國、日本韓國乃至歐洲一些國家,也都在悄然加速各自的下一代戰機開發計劃。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國家的動作反而逼得美國需要儘快做出決斷,否則就可能在新的軍事競賽中落後。

總之,誰能在這場「第六代戰機競賽」中笑到最後,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