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海上年味

1月20日,在廣東珠江口水域,海上風力6級,海風帶著寒意輕拂過海面,停泊在大嶼山錨地的貨輪在霧靄中若隱若現。黃埔海關所屬黃埔老港海關船舶監管一科科長郭明和他的「00後同事李華宇正乘風破浪而來。今天,他們要到大嶼山錨地執行登輪查驗工作。

錨地是船舶在水上拋錨進行停泊、避風、引航、貨物過駁的水域。大嶼山錨地位於香港大嶼山附近的海域,是全國重要的生產作業錨地之一。由於距離郭明、李華宇辦公地點較遠,早上6點半,天剛蒙蒙亮,他們就已經開始忙碌了,清點登臨檢驗所需的裝備和作業單證資料,絲毫不能馬虎。

郭明是經驗豐富的老監管了,今年他將在錨地度過第5個春節。與他一起開展監管作業的李華宇,是2024年進入黃埔海關的新關員,這是李華宇第一次攀爬軟梯,他也將在錨地度過走上工作崗位後的第一個春節。

李華宇正在攀爬軟梯登輪

7點半,一切準備妥當,乘車前往碼頭。到達碼頭後,他們穿上救生衣,戴好頭盔和防滑手套,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對著雙手呵出一陣白霧,海風吹動船上的旗幟發出「呼啦啦」的聲音。「出發,感受一下海上年味。」郭明樂呵呵地說。交通船發出陣陣轟鳴聲,逐漸遠離碼頭。到達內伶仃島附近水域,白海豚不時浮出水面悠然嬉戲。「這裡住著海豚一家,天氣冷的時候,它們更喜歡在這片水域活動,但也不是每次都能看到,今天我們運氣不錯。」郭明說。

前往錨地時偶遇白海豚

珠江口海域風大浪高,舷梯架設耗時耗力,為了保障進口鐵礦高效通關,郭明和李華宇提前跟船舶代理公司溝通好登臨方式,選擇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通過攀爬軟梯抵達甲板。

李華宇初次登臨,在交通車、交通船上,一遍一遍在複習登臨檢疫和貨物查驗的每個細節、每個要點,生怕有遺漏。當交通船靠近貨輪時,「手抓穩、腳踩實,保持繩梯穩定,等這陣風過了後,再往上爬。」郭明叮囑道。

登上貨輪後,他們緊鑼密鼓地開展查驗工作。這艘貨輪有7個船艙,每個船艙內都裝有超1.5萬噸鐵礦,堆起來像是一座座小山包。在「鐵山礦海」中,郭明和李華宇指揮浮吊抓上一斗鐵礦,迅速按照查驗指令完成輻射檢測、檢測夾藏等項目,接著根據操作指引隨機選取船艙內其他點位取出樣本繼續查驗。這批鐵礦經過海關監管後,將運往廣西梧州的一家鍊鋼公司投入生產。

黃埔老港海關關員郭明(左)、李華宇(右)對進口鐵礦實施現場查驗

「春節期間,海關監管『不打烊』,企業可以提前向海關提交預約辦理業務的申請,我們根據申請安排作業。目前來看,我們將對20多萬噸貨物進行監管。」郭明說。

「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是跟家人講講錨地的工作、海上的見聞,距離也不能把年味兒沖淡,『海上年味也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轉載請註明來源「海關發布」

供稿/ 黃埔海關

監製/ 陶永

審校/ 包瀅暉、康悅

編輯/ 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