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稀土這種資源的應用價值非常高,但它的儲藏量卻相對來說非常少,這就導致了有著高需求,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利益。
中國正是憑藉著在稀土資源領域的領先地位,牢牢的把控著全球稀土市場的定價權。
而美國這些年一直在為稀土問題犯愁,但這卻完全沒有阻礙到中國在稀土資源方面的進步。
中國現在已經有著更高的突破,那就是在天宮號空間站的實驗中成功製造出一種材料其耐高溫性能比稀土材料要更加優秀。
那麼這種材料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成果出現?
美國犯愁 稀土沒了怎麼辦?
中國對於稀土這種資源的管理非常嚴厲,而且中國本身儲備的稀土量就非常龐大,不缺稀土,同時也不缺對於稀土管控的問題。
但美國這裡就不一樣了,美國雖然儲備有稀土資源,但美國缺的是完整的產業鏈,他們不具備處理這些稀土的能力。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美國手中握著絕佳的優質稀土資源,不懂得如何利用起來,反而將目光投到了中國身上,想要從中國那裡購買稀土。
美國為何對此做出這樣的舉動?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航空發動機,因為航空發動機是屬於高科技領域,用到了航天和軍事上面,對於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例如發動機內還要保證能進行燃燒,同時保證耐高溫等性能,這些都要求材料具有優秀的耐熱性。
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指標就必須使用合金材料,對於美國來說他們國土上有著大量的鈰礦石,可以說是非常富饒了。
但他們卻沒有合金冶煉的工藝,這其中的原因就與二戰期間當時冶煉出的鐵合金壞境較差,存在著大量的雜質,而由此冶煉出來的產物也是質量較差。
為了消除這個問題,真正對於合金技術進行研究的時候,卻已經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這樣一來他們開始嘗試通過買天然礦石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成本,但即便如此,鈰礦石依然沒有足夠的貨源,於是美方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中國。
但中國對於稀土資源向來需要嚴格管控,這是因為中國本身就有非常多的科研計劃需要用到稀土資源,只能是根據需求進行出售。
從這一點來看,美國或許會成為下一個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領域中的競爭對手,但面對本身的研發優勢,他們似乎很難追趕上我國。
天宮號成功製造出鈮合金材料。
然而在我國航空領域似乎又有新的技術已經暗暗發力,這一成果來自於天宮號空間站,在空間站中精細調控出一種名為鈮合金材料。
這種鈮合金在耐高溫方面非常優秀,可以承受1700多度的高溫,而這個溫度是我國目前正在研發中的航空發動機一直所追求的。
雖然前期我國直到現在依然在進行航天器發動機的耐高溫材料進行研究。
但如今隨著天宮號空間站上進行了製造鈮合金材料實驗,成功讓鈮合金材料擁有極好的耐高溫性能,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究提供極大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天宮號空間站是我國在空間探索領域取得最高成就,也是我國產業飛速發展的表現,我們在天宮號空間站上的科研成果,對於今後基礎材料研究上的奉獻巨大。
正處於試驗階段的這種鈮合金材料可以可以用於許多工業應用,尤其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無疑是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不同於鐵等基本金屬,這鈮是屬於昂貴貴重金屬,在自然界中非常稀少,還會與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往往使得其價格會比黃金更為昂貴。
鈮與其他元素結合形成鈮合金,可以激發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其在製造過程中起到阻止氧化和增強強度等作用,能夠承受高溫。
這使得鈮合金材料可以被用於航空行業,例如航空發動機領域等方面,這一切的發現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台灣地區攪局如何收拾?
自古以來台灣地區就一直扮演著一個扭曲的角色,不管是處於哪個時代,台灣在大陸眼中始終都是處於一個特殊位置上的地方。
如今台灣由於蔡英文執政態度偏向美國,也愈加向大陸這邊挑起挑釁行為,本以為只是小打小鬧,卻沒想到現在已經如此囂張,可以做出如此不利言論。
12月6日蔡英文執意通過美國的海峽委員會,在美國進行轉機,而據分析認為此舉將台灣地區推到了懸崖邊緣,是對「一國兩制」、海峽另兩岸和平穩定基礎嚴重破壞,觸碰大陸底線。
種種行為都讓大陸感受到台灣地區不改悔態度,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要謀求和平統一,以此來實現他們自己的「經濟繁榮」戰略。
而今我軍已經將戰斧式導彈直指東南沿海方向,其中還包括台灣地區以及菲律賓群島,更值得注意的是,作戰飛機已經完成了戰備架次改變,並對其進行實質戰術運行,可能是在為海峽戰役進行打基礎訓練。
同時還對052D型驅逐艦進行相關驗證,可以說這幾年都是我國海軍裝備升級換代密集時期,不僅是在增設新的型號,還將許多導彈進行升級換代,更有舊型號導彈進行換裝新型號導彈。
所有這些改變都讓我軍戰鬥力提升了一個檔次,無疑強硬態度將會引起各方既得利益人尊重和平協議。
蔡英文手中早已沒有留給自己的時間了,而美國也還需顧及自身與他國關係,如果蔡英文執意要攪局下去,必將面臨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