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海軍史上,裝備彈射器的兩棲攻擊艦有過兩次誕生的機會,第一次是蒸汽輪機動力兩棲攻擊艦和蒸汽彈射器的時代,然而既擁有彈射器也擁有大甲板兩棲攻擊艦的美國海軍,並沒有建造彈射兩攻。第二次則是燃氣輪機配電磁彈射器,中國海軍果斷抓住了這一次機會。
冷戰之時的美國完全有能力製造彈射兩攻,美國也很清楚給兩棲攻擊艦安裝彈射器能帶來多少性能方面的增益,那麼美國為什麼放棄彈射兩攻,轉而製造能夠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兩棲攻擊艦呢?
蒸彈兩攻對於冷戰美國而言,不存在任何技術門檻,問題是用不到啊
全世界第一款純血兩棲攻擊艦是1961年8月服役的美國海軍硫磺島號兩棲攻擊艦。硫磺島級艦長183.7米、寬31.7米,標準排水量11000噸,滿載1.8萬噸,最大續航為6000海里。艦載武裝為4門Mk-33型雙聯裝76MM速射炮,可搭載28~32架直升機,不具備登陸艇搭載能力。
沒有塢艙的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名為兩棲攻擊艦,實則是一款直升機航母。其主要代替艦艇也是20世紀40年代服役的埃塞克斯級反潛航母而不是各種坦克登陸艦。若非如此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也不會不設置塢艙與車輛甲板。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時,20世紀40年代開始服役的埃塞克斯級反潛航母,艦齡已逼近30年。但埃塞克斯級反潛航母綜合性能仍舊相當不錯。依託於兩條69米長的c-11-1式蒸汽彈射器,埃塞克斯級能夠搭載f-8戰鬥機,A-3,A-4,A-5,A-6,A-7攻擊機,E-1預警機,S-2反潛機等一系列艦載機。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埃塞克斯級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仍舊在全部非美系航母之上。
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服役之後,美國海軍很快就發現,硫磺島級因沒有彈射器而只能使用直升機執行反潛任務,反潛戰效能比不上即將被硫磺島及取代的埃塞克斯級反潛航母。埃塞克斯級的繼任者性能不進反退屬實讓人難綳。
因此美國海軍也在謀劃如何增強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的航空作戰能力。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組為2 台燃油鍋爐和一台22000馬力的蒸汽輪機。完全能滿足蒸汽彈射器的蒸汽所需要。而20世紀60~80年代的美國海軍裝備有C-11型蒸汽彈射器、C-9型蒸汽彈射器(福來斯特級左側彈射器)c13型蒸汽彈射器等三款蒸汽彈射器。
如果有需要的話,硫磺島級改進型或者後續型號的美式兩攻,完全能像巨人級航母一樣,在軸向夾板左側設置一條短彈,並設置一條斜向貫通飛行甲板的小斜角的斜角甲板。在彈射器的加持之下,美式兩棲攻擊艦的反潛效能將會大幅提升,並且將具備2萬噸級中型航母的航空作戰能力。
加拿大海軍邦納文徹號輕型航母
問題是彈射器的價格著實不便宜,並且美國萎靡的造船也導致美式艦艇的造艦成本非常高,因此美國權衡再三之後放棄了給兩棲攻擊艦加裝彈射器的想法。但美國放棄給兩棲攻擊艦加裝彈射器不僅僅是因為造價因素。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可以說是美國造船業最後的輝煌
核動力航母以及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建造維護與使用成本都非常高。可核航母和核潛艇擁有讓世界各大國無法割捨的優點,因此就是價格再貴,那也得硬著頭皮造。彈射兩攻對於美國海軍而言則沒有無法割捨的優點。
反潛直升機的航程與有效載荷固然是比不上固定翼反潛機,但依託懸停能力直升機非常適合用來追蹤潛艇,很適合反潛所需。因此20世紀60年代是一個反潛直升機迅速鋪開的年代,也是一個直升機航母倍受追捧的年代。
1964年服役的法國聖女貞德級直升機航母,能夠搭載8架超級美洲豹運輸直升機或大山貓通用/反潛直升機。開始服役的蘇聯莫斯科級能夠搭載14架卡25系列反潛機,1969年服役的義大利維內托級直升機航母能夠搭載6~9架直升機。
維內托級直升機航母
硫磺島級反潛航母的反潛性能固然是比不上美國海軍自用的埃塞克斯級反潛航母,但相較於蘇聯法國義大利等國的直升機航母,硫磺島級的性能已經算得上斷崖式領先了。
垂直起降戰鬥機由於發動機死重大,升力系統擠占內油空間,破壞氣動外形,對推重比的要求苛刻,導致綜合性能遠遠遜色於同時代的常規起降戰鬥機。但是那也得看和啥比啊。和常規起降戰鬥機相比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缺陷有一籮筐,但是和武裝直升機相比,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缺點根本算不上缺點。
武裝直升機的維護難度更高,事故風險更大,價格也不相伯仲,但作戰半徑載彈量飛行速度機動性都遠遠遜色於垂直起降戰鬥機。就算是雅克-38或者海鷂等第1代垂直起降戰鬥機,都能輕鬆碾壓AH-64阿帕奇、AH-1Z蝰蛇、MI-28浩劫、KA-52短吻鱷、直-10ME霹靂火等一連串新銳武裝直升機。
再加上20世紀60~80年代的美國海軍相較於全球海軍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海軍航母數量長期維持在20艘以上,美國航母數量多的都有點溢出,美國航母都多到不知道能用來幹啥了,美國海軍要太多的航母實在是沒用。
彈射器價格貴,造艦成本高昂,美國海軍航母保有量優勢巨大,反潛直升機,垂直起降戰鬥機固然比不過常規起降的反潛機與戰鬥機但性能也還夠用,彈射兩攻的性能優勢並沒有好到無法割捨的地步。所以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海軍,對彈射兩攻沒什麼想法。
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蘇聯解體美國獲得了冷戰的勝利,美國成為了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全世界其他國家海軍的綜合實力加起來也沒法和美國海軍相抗衡。因此該階段的美國航母數量固然是在快速下滑,但美國海軍所面臨的威脅也遠遠小於冷戰時期,美國對彈射兩攻就更沒有想法了。
2000年代的全世界第三大平頂船艦隊是中國航母公園
進入21世紀10年代之後,美國航母數量穩定在10艘,航母捉襟見肘,美國需要更加強大的航空作戰能力,彈射兩攻相當符合美國的需求。
問題是美國造船業進一步萎靡,艦艇造價飛漲。滿載排水量不過4.5萬噸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造價是高到驚人的30億美元。滿載排水量不過2萬噸級的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造價也高在18億美元左右。
得益於工業空心化各種美製武器,美製子系統的價格那也翻了一倍又一倍。法國斥資13.21億美元才買下了兩條電磁彈射器,三條電磁攔阻索及附屬設備與服務。
美國海軍自用型彈射器的造價固然是不至於這麼貴。但是得益於貪婪的美國軍用造船廠表示,給兩棲攻擊艦加裝彈射器的難度很大,40億美元都不見得夠,50億美元都是大概率事件,更高也不是沒有可能。
彈射兩攻的造價都快趕得上6萬噸級彈射航母了,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表示,我雖然冤大頭但也沒有這麼冤大頭。再加上F-35B戰鬥機的性能固然是比不上F-35A和F-35C但也算得上湊合,所以美國海軍就直接躺平了就不想那些造不起的東西了,還是造兩艘常規兩棲攻擊艦吧。
美國海軍不是沒有萌生過建造彈射兩攻的想法,但是60年代直升機航母風頭正盛;七八十年代美國海軍獨步全球對彈射兩攻的需求並不急;,90年代末,零零年代初美國舉世無敵,航母都嫌太多就別說彈射兩攻了;10年代倒是有需求了,但美國海軍發現自己造不起了。
垂直起降戰鬥機一直都是只不得已的選擇而已,如果有選擇的話,美國海軍陸戰隊表示,我們也想有正規航母啊,問題是這不是沒選擇么?